1 / 5
文档名称:

存量财富.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存量财富.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8/6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存量财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从毛主席说的“一穷二白”,变成了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确实是有钱了, 这样的变化的确不简单。还有一个可以让国家和国人在世界面前挺起腰杆的变化, 就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中国人, 在短短几十年里积聚的财富, 可与外国富豪们站在一起比个高低。中国的存量财富,在连年高增长的财政收入,在连年出现的富豪排行榜上可见一斑;中国的增量财富, 也在通过上述表现形式, 不断展现给世人。这样的财富现象, 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扬眉吐气。但令人不解的是, 这越来越多的存量财富和增量财富, 似乎与为数众多的普罗大众无关。前几年曾有个说法,说是国内银行的储蓄存款,基本上是三七开,即 30% 的人,拥有 70% 的银行存款,这几年没人这么说了,但估计变成倒三七的可能性不大。无论怎么变, 社会财富向国家和特殊人群聚集, 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如果再加上数量达几十万的国内离岸公司转移到海外的财富,中国财富分配的正二八格局,倒是有可能成立。财富多了, 对国家、对个人都不是坏事。但若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增量财富一直与广大民众无缘,就不能说是一件好事了。最近,有关部门推出了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 意在刺激消费, 给企业减压。结果如何, 不得而知, 但从网上的讨论看, 叫好的人不多。刺激消费, 要用钱埋单。可在增量财富与民众无缘的语境下, 鼓励人们花掉手中并不多的钱,估计这想法太有点一相情愿。也许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兜里有钱,心中不慌”。国人的消费心理之所以一疲再疲, 不是大家不会花钱、不懂消费, 而是人们没底气去大把花钱。存量财富与广大民众无缘已成定数, 增量财富离广大民众很远也是现实。尽管专家们“民富国强”的呼声不绝于耳, 但从目前来看,“民富”的理想,似乎离很多人的期望值越来越远。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 2007 年 10月 12日 15:53 《经济导刊》文/ 南建党在发达国家, 房地产是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对于中产阶级家庭而言更是如此。房地产平均占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财富的三分之二左右。在法国, 住宅是家庭最普遍的资产之一。 2000 年住宅资产占到法国居民家庭财富的 55% 。我国居民的财富特征与发达国家居民的财富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由于我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住房分配制度也由原来的平均分配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我国是从 1998 年开始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并将福利房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住户,完成了我国家庭住房资产的私有化。目前我国住房自有率达到了 85% 以上, 较美国的 66% 还高出 19 个百分点之多。由于我国居民还不富裕, 家庭财富主要以银行存款和住宅形式存在, 估计我国居民住宅资产在家庭财富中所占的比重远大于 55% 。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我国居民的资产财富积累很快, 来自资产财富的收入比重迅速上升。房地产资产是居民最重要的资产财富类型。其财富效应如何, 对经济有着怎样的影响是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房地产业高速发展阶段,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所谓财富效应,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的解释是指:“假如其他条件相同, 货币余额的变化, 将会在消费者总开支方面引起变动。这样的财富效应常被称作庇古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这里的货币余额是指居民的资产,它包括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