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走近名师.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走近名师.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8/6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走近名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走近名师,感受精彩,促进成长( 新城小学: 王小兰) 2011-07-21 19:38:26| 分类: 走近名师| 标签: | 字号大中小订阅有人说, 名师就像是一棵大树, 能改善一方环境, 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他们总能给人带来那么多的感动。不管是听他们的课还是听讲座, 都会让你激动不已, 让你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也会产生冲动, 让你日趋平静的教学热情被重新点燃。从靳家彦老师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 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活而不乱、情趣盎然; 从吉春亚的《小镇的早晨》中, 我们感悟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宁静, 更让你浮躁的心灵感受到淡泊的静美;从窦桂梅的《丑小鸭》,我们领悟了“苦难中追求梦想, 幸福中心怀谦卑”的心灵的高洁……我们是幸运的,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名师对话, 得到教学的一些启发, 甚至获得生命的顿悟, 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上, 使自己不断站上更高的起点,让自己的梦想可以飞得更高更远一些。我们指导学生****作时常说:“作文练****的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 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 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其实, 课堂教学何尝又不是这样呢?我们经常把名师的课堂现学现用, 来个“依葫芦画瓢”,虽然并不能完全领悟其精髓,但在一次次的揣摸和尝试后也能有些许新的感受, 把它内化成自己东西, 这也是一种进步。我想,这也不失为一种学****的捷径。下面就以自己的这两年的教学,谈谈自己在向名师学****的过程中的一些体悟。一、抓重点词句,牵一发而动全身。听名师的课,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一种感受:他们怎么就能把每一堂课上得如此轻松呢?如支玉恒老师的《走月亮》一文的教学, 就以上半时“跟着作者走月亮”为线索, 细细指导学生朗读《走月亮》一文,下半时,再以“带着作者走月亮”让学生仿写创作。整堂课上得简简单单,上得轻轻松松。王崧舟老师的《慈母情深》,就紧扣一句“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鼻子一酸”为主线, 硬是把一篇曾在我眼里再朴实不过的文章上得我鼻子一酸, 感同身受。而窦桂梅老师的《秋天的怀念》一课至今我都没有听过, 只是在一本课堂实录上读到的, 却让我一边品读, 一边潸然泪下, 至今无法忘怀。她以独具慧眼的解读, 围绕“好好儿活”构建课堂: 感受母子俩的“好好儿活”,体会兄妹俩的“好好儿活”,思考同学们的“好好儿活”,把这个词作这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抓了三个动词“扑”“抓”“忍”, 让学生体会到母亲要“扑”灭儿子想死的心,“抓”住儿子活下去的希望,“忍”住自己生理心理上的折磨。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体会意思,一次次地把体会到的意思“送进去”读出来。一次一次地读,一波一波地把情感催生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无边, 母爱的无言。像这样的课例还有很多,这些课都让我们听者感觉教学思路如此清晰, 让人觉得简洁而深刻、疏密有致, 不愧是大家手笔, 仿佛觉得名家的课就应该是这样的。不难看出, 这些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名师们能用他们的独到的眼光,抓出文章的关键词句,以这些词句引领全篇,使之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我也尝试着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这样去做, 在课堂教学中果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 经过反复研读文本, 我就以“中华不振”——“振兴中华”为线索展开教学: 第二课时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以“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树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