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第六课《北京的春节.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六课《北京的春节.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8/6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六课《北京的春节.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 1 、会写生字,正确读写词语。借助字典、词典理解生僻词语。 2 、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再初读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顺序,并初步感知背景春节的风俗****惯、文化特点。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生僻字词,感受语言文字的特点。教学准备: 1 、搜集阅读老舍的文章,了解老舍的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老舍的个人资料。 2 、搜集各国、各民族过春节的资料,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同学们, 你们喜欢过春节吗?把你过春节的趣事说一说, 让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快乐。(生自由汇报) 在几十年前的老北京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呢?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背景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里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文化。(生齐读课题: 6 北京的春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把生字读正确, 句子读通顺, 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后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2、同桌交流自己已经读懂的词语, 不懂的词语可以借助字典、词典, 也可以请教老师。 3 、分段指名、小组轮读课文,纠正出现的错误。 4、默读课文, 想一想: 按照老规矩, 那时, 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快速浏览课文, 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 看一看,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的, 又在哪一天结束的, 围绕春节, 作者都写了那些重要的节日, 以及这些日子有哪些****俗。找出后将时间与相应的风俗****惯填在表格里。时间风俗****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天黑放鞭炮,买糖过二十三大扫除,预备充足过年的食物除夕赶做年菜, 穿新衣, 贴对联、年画, 放鞭炮, 吃团圆饭。正月初一早上全城休息,午前男人串门,女人招待客人。庙会开始。正月初六店铺开张正月十五挂彩灯,放鞭炮,吃元宵。正月十九(结束) 小孩上学,大人工作。 6 、小组研讨课文,标画重点词句。 7 、说一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加强朗读,感受语言。 1 、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找出最能表现春节气氛的四字词语或成语和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 3 、生汇报,引导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感觉到北京的春节是一个怎样的春节? (色味双美万象更新男女老少灯火通宵截然不同有声有色日夜不绝万不得已张灯结彩各形各色) 四、回顾全篇,全课小结。“锣鼓喧天辞旧岁, 爆竹声中迎新春”, 老舍先生用京味十足的语言,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热闹、祥和、幸福的北京春节, 让我们有机会体味到了老北京十足的年味, 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同作者一道寻找那里的年文化。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各个地区、民族过春节的风俗****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俗,感受节日的热闹的气氛。 2 、理解节日****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 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收集过年趣事、歌谣、典故等资料,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