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衡阳特产台源莲子湖南种莲有 3000 多年历史, 明清之际为鼎盛时期。衡阳是湖南的主产区之一, 尤以台源莲子在国内外享盛誉, 其莲实壮而粉, 味甘而香,经火易熟。乾隆《衡阳县志》记载:“杉桥、高真产莲,其地莲美冠于湘”。清光绪三十二年出版的《商务官报》称衡莲为“中国各地所产之最上等者”。据《工商半月刊》( 1934 ) 所述, 台源寺、英陂、西渡、渣江、杉桥、樟木寺、集兵滩盛产湘莲,全县种植面积 4 万公顷,年产莲实 325 吨(含今衡南县和衡阳市郊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 种植面积减至数百亩。新中国成立后, 县内湘莲生产恢复发展, 1950 年, 全县种植面积 公顷, 产量 万公斤。 1985 年植莲面积最多达 公顷, 总产壳莲 125 万公斤。衡阳县产湘莲质地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西渡湖之酒湖之酒古称酃酒,最初是酃湖附近农民自制的“家作酒”。北魏时为宫廷贡酒, 且被作为历代帝王祭祀祖先的最佳祭酒。后逐步进入市场, 衡阳每家每户都会酿制, 逢年过节、红白喜事, 都用此酒待客。西渡湖之酒产地范围为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现辖行政区域。是以衡阳特产“麻矮糯”为主要原料、辅之科学配方和传统工艺精心酿制而成, 质纯天然,富含营养,风味独特,陈年窖香,闻则生津,喝则怡神, 常饮有驻颜益寿之功效。曾连续三届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 1988 年荣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和法国巴黎“世界之星”奖。产品畅销全国 28 个省市,远销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在首届全国天然矿泉水展评会上荣登金榜的船山牌优质天然矿泉水, 已成了称誉市场、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湖之酒属甜型黄酒、发酵酒, 选料精细, 工艺严密, 祖传秘方制出, 传统工艺酿造。湖之酒用途广泛, 除作饮料酒外, 还用来作烹调佐料, 除腐去腥, 添色添香。其酒糟加淀粉冲蛋, 甜酒糟煮汤元等美味可口。此酒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二十六种氨基酸。酒味醇厚, 营养丰富、风格独特、美味可口、是男女老幼、四时皆宜的上等饮料、席上佳品, 并可入药治病, 冲泡鸡蛋, 能柔和皮肤, 更是良好烹调料酒。饮用时,可直接或加温、冷冻、兑水、也可掺牛奶和果汁饮用,切勿在瓶内渗水以防变质,用后封口放冷冻。界牌陶瓷湖南界牌位于湖南衡阳南岳衡山的西南山麓衡阳和衡山两县的交界处,衡阳界牌瓷泥蕴藏储量巨大,矿源绵延 30 余里,瓷泥含铝量多在 20% 以上( 最优质矿源含铝量超过 35% ), 品质极佳, 为全国三大瓷泥矿区开采基地之一。界牌瓷器始于清朝雍正末年( 1735 年) ,已有三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到民国 22年( 1933 ), 界牌建有瓷厂 119 家, 年产值达 148 , 230 元(银元) ,产品畅销华中。华南、四川和江浙一带。新中国成立后,湖南陶瓷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其中以醴陵,界牌陶瓷生产基地最为著名。 1959 年,在公私合营基础上,组建成立了湖南省界牌陶瓷总厂, 下辖 7 个分厂; 各分厂生产的陶瓷制品大多使用“湖南界牌”商标。新组建成立的界牌陶瓷总厂积极开发研究新工艺、新产品,为更好提高制瓷技术,于 1959 年将四分厂改建成立了界牌陶瓷试制组, 1963 年试制组更名为湖南界牌陶瓷研究所。衡阳界牌陶瓷厂凭借优质的瓷泥资源和当地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跻身全国七大专营出口瓷器企业之一。界牌瓷器品种繁多,主要是餐具、茶具,分玉纹、新月。月星及双棱等四大类型。产品薄匀似纸, 粉莹如玉, 色彩浓淡柔和, 塑型镂空。其中具有独特风格的纹瓷, 白如玉, 声如磐, 薄如纸, 被外商称为‘“东方艺术的精华”。新月牌餐具, 1982 年获国家高级成套瓷二等奖· 玉麟香腰玉麟香腰,衡阳传统风味佳肴,又名“宝塔香腰”。据传此菜始于清代, 衡阳人彭玉麟官至兵部尚书, 一次回乡宴客, 彭要厨师把衡阳的一些著名菜肴和小吃烹制成一道菜。家厨便将彭平时最喜欢食用的黄雀肉、鱼丸、锅烧丸等菜调味烹制后,层层列于盘中,形如宝塔。该菜色、香、味、形俱佳, 上桌后, 赢得满座赞赏。客人问此菜何名。彭答: “该菜由我授意而制, 尚无菜名, 但我记得家乡曾有香腰一说, 可称‘堆子香腰’或‘宝塔香腰’。”一位客人说: “今日是彭大人设宴, 此菜又是彭大人授意而作, 还是以‘玉麟香腰’定名为佳。”大家都表示赞成。于是“玉麟香腰”便成为当地一道著名菜肴,一直流传至今。渣江米粉衡阳县盛产米粉,尤以渣江米粉为佳。渣江米粉用优质晚籼米为原料。其粉丝亮洁如璧玉,细腻如灯芯,质地柔韧滑润,清香扑鼻。用肉骨或海味鲜汤调制,其风味别具一硌,湘江米粉早已名闻遐迩, 成为县内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早餐的首选食品。渣江假羊肉汤渣江镇位于湖南省衡阳县境内, 假羊肉汤是当地驰名的风味小吃。传说宋徽宗皇帝被金兵掳去, 皇后至此避难, 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