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本草纲目》差点未能面世.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本草纲目》差点未能面世.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本草纲目》差点未能面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草纲目》差点未能面世 1556 年, 在明朝楚王的封地湖北, 楚王的一个儿子突然得了一种病, 什么病呢?说白了就是抽风, 找了好多医生都治不好。楚王很着急, 慕名请来了当时很有名气的李时珍。李时珍给楚王世子开了一帖药。服完了李时珍开的药, 世子不抽风了。为了报答李时珍, 楚王就任命李时珍一个七品官,主管王府里面的祭祀。 1559 年,皇帝突然要招揽天下名医。楚王就将李时珍推荐入太医院。于是,李时珍也像他的父亲一样进入了太医院。李时珍不仅医术高超, 而且不畏权贵, 所以在民间有很好的口碑; 但真正使他名垂青史的, 还是他所修订的《本草纲目》。是什么样的机缘, 使李时珍萌生了重修“本草”的伟大理想呢? 李时珍发现, 古代的“本草”著作里边有大量的错误, 有的是将几种药物混为一种, 不予区分, 比如人参、党参; 有的是将一种误分为几种, 比如不同产地的枸杞子外观可能相差比较大, 被误为几种不同的药; 有的是对药物的疗效描述不准确; 有的是图文背离, 图上画的是这个药,写的内容却对不上。于是, 李时珍在 35 岁那一年断然决定, 不再以开业行医为主, 而是集中精力实现重修“本草”这个伟大的理想。为此,李时珍到各地进行考察,进深山入老林,请教游医和农民,不仅对每一种草药进行了认真的核实,而且还收集了许多珍贵的民间偏方。他用了 18 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又用了 10 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自己重修本草的心愿。李时珍从年轻时发愿重修,到年过花甲终于编纂完成《本草纲目》,已经耗尽家中所有财力, 再没有钱来出版这部皇皇巨著了。而他的最大心愿, 就是让这部《本草纲目》早日出版, 造福于世。然而令李时珍没有想到的是,出版这部书,比编纂这部书更难。就在《本草纲目》定稿的第二年,万历皇帝突然不愿意儒生议政,下令关闭全国的书院, 不少儒生掉了脑袋。出版界因此战战兢兢,不大敢出书了。 1579 年,李时珍不顾年事已高,前往明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