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6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一、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及诊断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 48 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 高倍视野,女性≥ 10个/ 高倍视野, 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1、置管前(1)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措施。(2) 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立即更换导尿包。(3)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4) 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5) 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 置管时(1) 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2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3) 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操作无污染。(4) 按导尿操作要求充分消毒尿道口, 防止污染。用 % 碘伏消毒剂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一次只能使用一个棉球,不得重复使用。男性:先协助患者洗净包皮及冠状沟, 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 先按照由上至下, 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 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5) 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 男性 20-22cm, 女性 4-6cm , 插入后, 向水囊注入 10— 15 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避免损伤尿道。(6) 置管过程中, 指导患者放松, 协调配合, 避免污染, 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3. 置管后(1) 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2) 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3) 应当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4) 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远端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在符合“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及时获得治疗, 72小时无效则需重复病原学检查; (5) 不应当常规使用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