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题西林壁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0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题西林壁教案.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8/7 文件大小:1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题西林壁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西林壁》一、教学目标: 1、学会背诵《题西林壁》。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通过学****古诗教给学生学****古诗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具准备:庐山风景画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过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知道了祖国有如此美丽的地方,那除了桂林山水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一些地方很美吗?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今天老师也想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展示庐山风景画)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师:看来大家都觉得庐山很不错,其实北宋的著名诗人苏轼也很喜欢庐山,他还为庐山写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这首古诗——《题西林壁》(板书诗题) (二)讲解师: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首古诗,也学了古诗的学****步骤,大家还记得吗?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生答 ,知作者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西林:庐山有两座寺庙——东林寺和西林寺,这里的“西林”指的是西林寺; 墙:墙壁) 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 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唐宋八大家:三苏、韩愈、曾巩、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 ,明大意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生读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1)学****1、2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从正面;岭:连绵不断的高山;侧:从侧面;峰:高而尖的山头)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2)把握朗读重音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 “远”强一些, “近”弱一些, “高”强一些, “低”弱一些。(4)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 看到__________ 说一句话吗? (5)学****3、4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不认识,看不清。面目:相貌,这里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缘:因为。)“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 “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6)指名说全诗意思 ,悟诗情(1)多诵读: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 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