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授课人: xxx 时间: 2011 年 11月 17日学情分析: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 他们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起语文活动. 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 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 品味重点段,句,词, 从而理解课文. 课文文笔虽优美, 篇幅却较长, 对于小学生来说, 完全读懂它有一定的难度. 在读文中感受方法, 在读中想象画面, 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又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自学生字词语, 积累美词佳句. 3.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 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 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 难点:1、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 激发学生对长江,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示目标出示课题, 读题这节课, 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峡美丽的秋天.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 学生读课文后交流) 二, 细读课文, 自主探究 1. 齐读第一自然段 2. 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课文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秋的景色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3. 你喜欢哪个时间段的三峡选择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品一品. 4. 交流: 第五六自然段小结: 听着同学们的朗读, 老师也仿佛身临其境. 好一个幽静的夜, 好一幕令人陶醉的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