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西洲曲与木兰诗的比较.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洲曲与木兰诗的比较.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7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洲曲与木兰诗的比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折梅寄江北”, 女主人公折梅一枝, 唤起对过去西洲梅下相会的回忆, 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衫”,梳起了“鸦雏色”的头发。一折、一穿、一梳,动作看似随意,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之深的心境。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写出少女沉浸于忆念、相思中。风吹叶落, 她误以为情人足音,乃“门中露翠钿”, 从门缝中探出头等候情人的到来。一“露”, 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怀。但情人依旧是无影无踪, 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开门郎不至, 出门采红莲”, 为了掩过邻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门去采莲。此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 失意的感觉, 受窘为难的心态, 一起涌向心头。这种含羞的姿态, 渴慕相思的神色,一系列巧作掩饰的动作,描绘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于平常的动作中,巧妙地刻画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对爱情胸怀一颗赤诚之心。二、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民歌《子夜四时歌》)这些诗句是托月寄情,而这一作品则是托“梅”托“莲”来表达相思。“忆梅下西洲, 折梅寄江北”, 折梅表达思念之情, 以自然景物起兴。“莲花”、“莲子”、“莲心”, 由外而内“彻底红”。“莲心”即“怜心”,“彻底红”即红得透彻, 喻爱情的赤诚坚贞, 语意双关。“忆郎郎不至, 仰首望飞鸿”, 鸿雁可传情, 然而,“鸿飞满西洲”,却没有传来情人的音讯,极写相思之深: “海水梦悠悠”,“海水”“悠悠”, 喻终年的相思没有穷尽, 托物寄情。总之, 诗歌善于以眼前的寻常之物,或起兴抒情,或比喻言志,或语意双关。婉转倾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