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美国融合教育的发展》(主讲人:盛永进).doc

格式:doc   大小:9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国融合教育的发展》(主讲人:盛永进).doc

上传人:小s 2022/1/4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国融合教育的发展》(主讲人:盛永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国融合教育的发展》讲义大纲
主讲人:盛永进
引言
(一) 当代国际特殊教育发展
追求平等融合
强调质量发展
(二) 当代中国特殊教育发展
发展目标:从数量到质量一一课程评价
教育对象:从单一到多重一一课程标准
安置形式:从隔离到融合一一课程设计
(三) 当代课程走向
讨论三个问题
一当代特殊教育课程发展转向一一美国特教课程演进
1970s发展性课程模仿婴幼儿课程
1980s功能性课程:强调生活技能
1990s 生态课程:强调社会融合
2000s融合课程:参与普通课程
当代特殊教育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平行分立VS融合参与
平行分立课程模式及其特征
概念
平行分立的课程模式:传统的采取与普通教育课程分立设计的特殊教育课程模式。
理论基础
20世纪初期比奈一一西蒙智力量表的问世,为课程的分化提供了心理的认知基础,并 推广到盲、聋残疾的类别上。
平行分立课程模式其潜在的假设是:每一个障碍类型就是一个具有同质性的学****群体, 具有同样的课程需求。
基于对特殊儿童专属性的强调,课程以其障碍类型的区别进行标示, 形成“特殊”与“普
通”相区隔、平行分立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
特征
分离设计
类型专属
分立评价
在特殊课程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 特殊儿童受益很大,最为关键的是加深了人们对学生
差异的认识,推动了满足个别需求的教学材料与方法的发展。
{C} 2. 平行分立课程模式当代困境
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变化及融合安置方式的改变, 特别是对特殊教育质量的期待, 平行
分立的课程模式越发显现出其自身固有的局限 ,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困境。
首先,在课程设计的理念上它是站在格里芬利的立场上, 其对特殊儿童专属性的强调强
化了消极“标签”的影响, “不仅成为特殊儿童特殊的一种有形标志,且不断拉大特殊儿童
与普通孩子的差距”,无形中降低了教育的期望而导致特殊教育质量的低下。
其次,由于对残疾特殊性的强调, 平行分立的课程模式不参与同意的普通课程评价体系, 包括语文、数学等核心基础课程的学业评价基本由学校或 教师决定,对于那些完全能够达
到普通课程标准的学生,往往丧失了能够展现他们学****能力的权利和机会。
其三,由于是基于障碍类型的同质性假设,盲校、 聋校、智障学校课程之间是相互独立
封闭的,仅限于它所设定的残疾类型需要。这样, 既忽视了其他障碍类别的学生, 也忽视了
同一类型不同障碍程度以及兼有其他障碍的多重残疾学生差异的多样性、 复杂性。随着特殊
教育对象的扩大和融合教育的深化, 传统的平行分立课程模式“缺乏系统或学理依据,既不
平行也不是真正的课程”
其四,平行分立不仅是普校与特校课程分离, 也易造成特殊学校与随班就读的分离, 导 致特殊教育课程本身的认为割裂。 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扩大和融合教育的深化, 传统的平行 分立课程模式“缺乏系统或学理依据,既不平行也不是真正的课程”
(二)融合参与课程模式的兴起
随着全纳教育的兴起,融入普通课程、参与普通课程学****是当代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 重要特征。
“如何建立一个更为融合课程体系, 回应学生多样性差异以满足所有学生需要, 成为教
育融合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随着全纳教育的兴起,融入普通课程、参与普通课程学****时候当代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