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西营小学胡昌翠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的专题是: 爱祖国、爱家乡。《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 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 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目标: 1 、会写“环、绕”等 12 个生字;运用熟字换偏旁、形声字特点等方法会认“环、绕、茂、晰、朦、胧、境”9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清晰、朦胧、仙境、隐约”等词语,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日月潭的名字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品读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教学准备:课件,有关台湾的资料图片。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 、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有许许多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如:神奇的九寨沟,四季如春的西双版纳,遍地牛羊的大草原,美丽如画的西湖...... 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呢?(生自由回答) 2、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导游姐姐, 她要带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 想去吗? (生:想) . 师播放《日月潭》动画,学生欣赏。师:刚才你们跟导游姐姐去哪里了?生:日月潭。师相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范读播放,把学生带进了美丽的日月潭,直观而深刻地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 师:什么是潭?谁知道? ( 潭,就是一个很深的水池。) 二、创设条件,细细品读,情感体验。 1、过度: 听了导游姐姐的介绍, 你们知道日月潭在哪里吗? 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呢?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2 )交流汇报: ①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台湾及日月潭的位置,并让学生明白:台湾是我国东部的一个省, 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自古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两岸人民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着祖国早点统一。②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日月潭的具体位置。③理解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课件演示文中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④朗读指导。(设计意图: ①课件出示中国版图,创设学习情境,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②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看一看”等活动, 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③明确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落实好教学的“双主”。) 2 、过度:你知道人们为什么把这么美的湖叫日月潭吗? (1 )自由小声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日月潭名字来历的句子。(2 )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①日月潭的水有什么特点? ②品读句子。师:( 出示句子)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 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 叫月潭。 A 、日潭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月潭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课件演示光华岛、日潭、月潭,帮助理解) B 、比较句子: 湖的北边像太阳,叫日潭。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湖的南边像月亮,叫月潭。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体、更形象。请大家也说一句带“像”的句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