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杜牧诗三首》课件1.ppt

格式:ppt   大小:825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杜牧诗三首》课件1.ppt

上传人:3239657963 2016/8/8 文件大小:8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杜牧诗三首》课件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杜牧诗三首一、作者简介?杜牧( 803-852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 828 )进士,历任黄州、池州、湖州等在刺史,后入朝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受祖父杜佑的影响,研究古今治乱得失,留意财富兵甲之事,以济世之才自负。但当时唐王朝已经江河日下,危机重重,他提出的削平藩镇、加强统一、收复失地、巩固边防、严禁佛教、僧尼还俗等主张,已经无法实现。他又不愿苟合取容,有时便纵情声色,放浪形骸。因此,他的作品中,深广的忧愤与旖旎的风情并存。杜牧诗、赋、古文皆工,诗歌成就成尤高,与李商隐同为晚唐诗坛翘楚,人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雄豪健峭,骨气遒劲;近体诗情致俊爽, 风调清朗,七绝最为人称道。有《樊川集》。《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写作背景简介?唐武宗会昌二年(842) 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 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 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命运充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雁为“早雁”。自读诗歌《早雁》,了解诗意,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然后思考下面问题。(1)问:哪个词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2)问:雁为何“哀”? (3)问: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所的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请说出理由。(4)雁的“哀”在哪里表现出来? (5)诗人通过写早雁,目的是为了表达什么? 三、思考与回答?自读诗歌,了解诗意,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然后思考下面问题。?(1)问:哪个词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哀”?(2)问:雁为何“哀”? 因为有胡人拉弓控弦射雁。?(3)问: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所的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请说出理由。思考与回答?——“哀”。对这些雁儿们是深切同情的。从“须知”“岂逐”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和嘱咐。哀怜大雁的惊飞离散,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雁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是对雁儿们的深情嘱咐。?(4)雁的“哀”在哪里表现出来?起什么作用? ?——起到烘托作用。惊散后的孤雁从皇宫上空掠过。"秋半"冷月照在孤立于院中的"仙掌",已经够孤独清凉了,几只孤雁又经过这儿, 更加浓了孤独清寂的气氛。思考与回答?5)诗人通过写早雁,目的是为了表达什么? 唐武帝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充满关切。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通过学****这一首诗,我们可以知道,杜牧笔下的早雁是有寄托的。他表面上是写雁,实际上是写人,即把逃避回纥南侵的边地人民写作四散的早雁。这是象征的表现手法。全诗通过写边地人民的苦况,既有对人民的同情,又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安抚百姓的不满,表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小结咏史诗鉴赏步骤: ?A写了什么史实? ——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 忧天下——明世) ?D、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