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doc

上传人:知识无限 2022/1/6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
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
1 / 6
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
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
作者
130 团育才路社区胡玉红
我的父亲是 1956 年支边进疆的老军垦,我们家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兵
团人家,父母在我小时候就给我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孝老爱亲、乐施
为荣、老实做人、勤恳做事的家风家训从儿时跟着我共同走进了青春
走进了中年,也无时无刻的提醒着我,鼓励着我。
在我的记忆
中,父亲是白天黑夜经常不在家的人。
在任管水副连长的十年
间,他以身作则,肩上扛着砍土墁,走到哪里,干到哪里。

田间加渠埂堵渠口, 经常一身泥。
后来,听连队的老人说, 1963
年,他在担任大组长期间,带领全班同志,加班加点,挑水补种,人
工追肥,人工松土。
夏季浇水工作紧张时, 父亲身披一件棉衣,
三天三夜不进家,吃在田间,睡在地头。
一门心思全扑在工作
上,当年,他们小组管理的 300 亩玉米单产达 11434 公斤,创造了团场建团以来玉米丰产最高记录。 由于他特别能干,被评为兵团二级劳模。 1966 年 10 月 1 日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父亲和母亲养育了四个孩子,父亲一生
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
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
2 / 6
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
简朴,七十年代,供应紧张,生活困难,大伙都在食堂就餐,身为连队领导,父亲从不伸手,从不多买一份好菜,从不多打一份好饭。从记事起,家里的生活一直很艰苦,但父母很重视我们的学****特别
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
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
3 / 6
家风征文:朴实传家久
是对我们读书爱好的培养。 那时父亲愿意花钱给我们订阅《少年文艺》、买画书。 我正是受了这些书籍的熏陶,喜欢上了写作,并且在大专毕业后走上了政工员的岗位。 父亲又是一个平
易近人、助人为乐的人, 母亲的 4 个兄弟先后从河南来疆投奔到我们
家,每年传统的节日,亲人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在连队其他职工遇到生活困难时,父亲都尽心、尽力地帮助,有好吃的,也总要给邻
居送一点。 " 要以诚相待每个人,谁跟你有什么过节,你也不能
记人家的不好,要多想些人家的好,要做个好人。 " 父母一直这
样教导我们,做好人是我们家的无字圣经,我也这样教导我的儿子,
我希望做好人这个信念能在儿子身上继续传承下去。 1986 年,
父亲因患病辞去了副连长的职务, 自包工资种了 8 亩棉花地,拾花季节,中午母亲和姐姐不回家,父亲带着我往地里送饭,到了地里,父
亲也不休息就去干活了。 多少次看见父亲忍着疼痛在坚持拾
花 再后来,父亲去医院检查,已是肝癌晚期!父亲 198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