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古龙武侠小说的文学特征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三班学号:20113327 李丽
摘要:英国浪漫主义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文学创作是作者感情的表现活动。古龙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近年来关于作家古龙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入,研究者主要从古龙武侠小说的人性关怀,写作特征,道家思想及比较研究等角度探讨古龙武侠小说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古龙人性现代特征
一、论古龙小说中的人性
在众多武侠小说大家中,古龙是一位笑傲武林“江湖”怪才。他的作品自成一格,没有任何历史背景,不受任何约束,而凭感性的感触,直探现实的人生。“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真谛。”古龙借虚幻的人物和故事折射出了现代人的情感和观念,写出了现代人对现实的感悟。
(一)、孤独感和寂寞感
工业化的社会越来越发展,社会文化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信仰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当代特定的价值观已经无法应对大众普遍的精神困境。在社会多元化的生存空间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孤独,着就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孤独感和寂寞感,而古龙小说反应的正是这种现代意识和情绪。古龙笔下的英雄人物无不是侠肝义胆的武林高手,他们笑傲江湖,为自身人格的价值,为弱者的权利,不惜以生命相搏,然而最后他们又同是那样的孤独和寂寞,李寻欢,阿飞的孤独一生,楚留香,陆小凤的悄然远去。在古龙的作品中,孤独和寂寞处处存在。
(二)、友情和仇恨
武侠小说中总少不了复仇这一主题,古龙武侠小说对传统的复仇模式既继承又超越。以深刻的笔触延及人类心灵的深处,用人性之笔为友情与复仇这一主题注入的信的生命。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李寻欢因为友情而放弃挚爱,远走天涯,而对曾经的结拜兄弟龙啸云的一次次设计陷害,李寻欢一次次的原谅和宽恕了他。在这里古龙竭力宣扬的是一种仁慈和博爱的精神。《血海飘香》中丐帮帮主任慈和日本武士天枫十四郎比武,天枫十四郎临死前把自己的儿子南宫灵托付给他,任慈在以后的十多年里细心抚养遗孤,彰显狭义之情,惺惺相惜,狭义之间的友情超越了传统的那种“有仇必报”的复仇模式。显示出了人性的庄严和崇高。古龙“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人性不仅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也包含了爱与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我们为什么要特别着重其中丑恶的一面?”古龙以多种篇幅描写仇人之间的友情,仇敌之间因了解而敬佩而惺惺相惜,这种感人至深的友情所造成的强烈冲击,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深沉动人,使故事充满人情味,更加震撼人心。人性与真情的力量战胜了复仇的欲望。古龙在作品中着意宣扬美好的人性。他着重塑造了花满楼这一人物,他是一个瞎子,可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对生命充满了热爱。
(三)、爱情与仇恨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而人性中的爱恨情仇在文学作品中演绎出了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故事情节。古龙小说中的英雄和美女独具一格,英雄的身边总有美女相伴。古龙描绘的是一种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及时行乐,尽情享受的人生。古龙在异彩纷呈的爱恨情仇里注入了现代化的因素。作品虽然写的是古代的人,虚幻的事,但读者却能从中读到一种对现实人生的感悟。无论红尘滚滚,变化烦嚣,人性中的关怀,爱心,助人,同情等总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