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应急预案发布.doc

格式:doc   大小:65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急预案发布.doc

上传人:neryka98 2022/1/7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急预案发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仅供学****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年产3万吨水性涂料项目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案
贵州联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2017年3月1日
关于《年产3万吨环保型水性涂料项目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发布的通知
各部门、车间:
为进一步做好年产3万吨环保型水性涂料项目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工作,提高公司对涂料项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3万吨环保型水性涂料项目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各部门,请认真组织学****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发布人:
贵州联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2017年3月1日
精品文档,仅供学****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1 总则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事故分级
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进行事故分级。
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
有人员中毒死亡的;
事件危害可引起大面积污染,跨区域污染,并有迅速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精品文档,仅供学****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4 页
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
有人员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
事故危害影响到周围地区、经自救或一般救援不能迅速予以控制,并有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
有人员出现中毒症状的事件;
事故危害在一定范围内,经自救或组织救援能予以控制,并无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一般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由于污染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环境污染事故。
    1、一般环境污染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不含10000元)的;
    2、较大环境污染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由于污染和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不含50000元)的,人员发生中毒症状的,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的,对环境造成危害的;
精品文档,仅供学****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4 页
    3、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不含100000元)的,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的,人群发生中毒症状的,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的,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
    4、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00元以上的,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的,人员中毒导致死亡的,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的,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
 适用范围
适用于贵州联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环保型水性涂料项目发生的可能成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事故或险情。
     工作原则
    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精品文档,仅供学****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5 页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