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发热
1 定义: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
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
形。
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8℃,中等发热:-
39℃;高热:-41℃;超高热:41℃以上。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双峰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
则热。
第一页,共62页。
2 伴随症状
发热伴寒战:输液(血)反应、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败血症、
疟疾、大叶性肺炎等
伴头痛、呕吐:感染性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者
伴咳嗽、胸痛:流感、肺炎、肺结核、胸膜炎、病毒性上呼吸道道感
染
伴肝脾肿大:伤寒、病毒性肝炎、肝脓肿、疟疾、血吸虫病、亚急性 感染性心内膜炎。
伴出血倾向者:可见于血液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急性
溶血、流行性脑膜炎、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白血病等
伴腹痛者:应问清部位、性质、传导及压痛等
伴皮疹者:应了解出疹次序、皮疹特点、是否伴有脱屑、皮肤瘙痒等
伴昏迷者: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脑、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
中毒等.
第二页,共62页。
3 相关检查
(1)常规检查:血、尿、粪常规
(2)器械检查: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B超、X线拍片等
4 急诊处理
(1)一般处理
(2)降温
(3)病因治疗
(4)防止并发症
第三页,共62页。
注意:
(1)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流行病史)、细致全面但有重点的体格检
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检查之尽可能明确诊断,作出恰当处理
(2)一时难以明确诊断时,应根据临床特点、发病季节、常规检查作出
“倾向”性处理
(3)合理选用退热措施:以物理降温为主,不要盲目使用激素退热
(4)根据临床特征进行处理,应严密并动态观察
5 转诊要求
经初步处理后发热反复或效差,仍不能明确病因者,经降温、抗炎
等对症处理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向上级医院转诊。
第四页,共62页。
二、咯血
1 定义:喉部以下的肺组织(气管、支气管或肺)出血,伴随咳嗽。经
口腔咳出者称咯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
2 诊断 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有关检查尽可能明确咯血的原因
(1)病史
性质:经口腔吐出血液并非都是咯血,应与口腔、鼻腔出血及上消
化道呕血相鉴别。
年龄和性别:青壮年咯血伴有低热盗汗等症状考虑肺结核,年龄大
者首先考虑肺癌。
咯血量:如肺癌多为血痰或小量咯血,中大量咯血见于肺结核空洞
、支扩、肺脓肿、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既往史:幼年患麻疹或百日咳后有长期反复咳嗽、咯血、咳脓痰的
病人多为支气管扩张;有生食螃蟹与喇蛄者应首先考虑肺吸虫病。
第五页,共62页。
(2)伴随症状和体征
咯血伴有急性发热、胸痛常为肺部炎症引起,如细菌性肺炎、干酪性肺炎。
咯血伴发热、咳嗽、咳大量脓痰者多见于肺脓肿。
反复咳嗽、咳脓痰不伴发热者多见于支气管扩张。
原有心房纤颤或静脉炎的病人突然咯血,伴有胸痛、休克者应考虑肺梗死。
有粘膜、皮下出血等全身出血倾向要考虑血液病。
肺部听到局限性哮鸣音提示支气管狭窄、阻塞现象,常由肿瘤引起。
慢性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常伴有杵状指(趾)。
第六页,共62页。
3 相关检查
(1)血液学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2)病原学检查(痰液检查)
(3) X线胸片:多数肺疾病常规胸片可见病变
(4) CT及MRI
(5)支气管镜检查:
(6)肺血管造影
(7)其他(心电图、肺核素扫描等)
第七页,共62页。
4 急诊处理
(1)内科治疗
①药物治疗:
止血药治疗(抗纤溶及加强凝血、卡络磺钠)
非止血药物治疗(垂体后叶素、催产素、生长抑素等)
②亚冬眠疗法
③经纤支镜止血
④基础治疗
⑤对症治疗及原发病治疗
(2)介入治疗 支气管动脉栓塞
(3)外科治疗
肺段、肺叶或一侧肺全肺切除术,肺动脉结扎术及萎陷疗法
第八页,共62页。
举例 支气管扩张
1 定义:指直径大于2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
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
2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并
反复肺部感染。
3 辅助检查:
(1)X线胸片:典型表现是轨道征,系增厚的支气管壁影;囊状扩张特
征性改变为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