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⑴ 总分式(包括总一分、总一分一一总)⑵递进式。
《核舟记》一文的采用
第二环节一一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初二语文组
13《苏州园林》导学案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词;
2. 进一步掌握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一些常见的
说明方法;
3.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4.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
二、 学习重点难点
1. 本课生字词;
2. 苏州园林的特点;
3. 本文的说明顺序、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
三、 学法指导
1. 怎样理清说明文的顺序:可以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把全文划
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就能得出全文的说明 顺序了。
2. 怎样确定说明文的结构:理清说明顺序之后,接着认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
容易看出全文的结构。
四、 知识链接概括内容要点
1.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知识、科学地认识
事物的方法。(备注:见教材 P112)
2. 说明文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⑴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把说明文
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核舟记》属于 说明文,其说明对象
是 ;《中国石拱桥》属于 说明文,其说明对象是 ;《桥之美》
属于 说明文,其说明对象是 ;⑵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
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文)。《桥之美》属于 说明文。
3. 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⑴时间顺序⑵空间顺序⑶逻辑顺序。 《核舟记》采用的
说明顺序是 ,《中国石拱桥》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桥之美》采用
的说顺序是 。(备注:见教材 P112)
的结构是
。《中国石拱桥》一文的采用的结构是
,《桥之美》一文
的采用的结构是
。(备注:
见教材 P112)
:
准确、简明、周密。
(备注:见教材
P122)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摹状貌⑼举例子⑽作诠释等。 (备注:见教材 P158— P160)
(1894―― 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 臣,辛亥革命以后改字圣陶。我国现代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代表作品有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小说《倪[] 焕之》、《夜》、《多收了三五斗》等。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 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五、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一一自主学习 打好基础
1.[A级必做]查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书上也标注音,做记号)
⑴鉴[
]赏
⑵轩榭[
]
⑶映衬[
]
⑷对称[ ]
⑸丘h Q
]
⑹p
]登
⑺玲珑[
]
⑻t cng[] 萝
⑼嶙峋[
]
⑽镂[]
空
1蔓[]
延
2藤蔓[]
(13)蔷薇[
]
(14)斟酌[
]
(15)称[]
心
2.[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