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光电效应.ppt

格式:ppt   大小:1,477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光电效应.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7 文件大小:1.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光电效应.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光电效应
第1页,本讲稿共17页
结论1:单位时间内,受光照的金属板释放出来的电子数和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1)饱和电流 实验表明: 在一定强度的单色光照射下,光电流随加速电势差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加速电势差增加到一定量值时,光电流达饱和值 ,如果增加光的强度,
相应的 也增大。
光强较弱
光强较强
光电效应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2页,本讲稿共17页
(2)遏止电势差 如果使负的电势差足够大,从
而使由金属板表面释放出的具有最大速度的电子也不能到达阳极时,光电流便降为零,此外加电势差的绝对值 叫遏止电势差。
实验表明:遏止电势差与光强度无关。
结论2: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时具有一定的动能,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第3页,本讲稿共17页
(3)遏止频率(又称红限) 实验表明:遏止电
势差 和入射光的频率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遏止电势差与频率的关系
第4页,本讲稿共17页
为不随金属性质不同而改变的普适恒量
即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线性地增加,要使光所照射的金属释放电子,入射光的频率必须满足:
称为光电效应的红限(遏止频率)
结论3: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当入射光的频率小于 时,不管照射光的强度多大,不会产生光电效应。
第5页,本讲稿共17页
(4)弛豫时间 实验表明,从入射光开始照射直到金属释放出电子,无论光的强度如何,这段时间很短,不超过 。
思考
用频率为ν1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测得饱和电流为I1,以频率为ν2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测得饱和电流为I2,若I1>12,则
第6页,本讲稿共17页
按照光的波动说,光电子的初动能应决定于入
射光的光强,即决定于光的振幅而不决定于
光的频率。

无法解释红限的存在。
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产生几乎无须时间的积累。
第7页,本讲稿共17页

爱因斯坦从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中得到启发,他假定光在空间传播时,也具有粒子性,想象一束光是一束以 运动的粒子流,这些粒子称为光量子,现在称为光子,每一光子的能量为 ,光的能流密度决定于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单位面积的光子数。
根据光子理论,光电效应可解释如下:当金属中一个自由电子从入射光中吸收一个光子后,就获得能量 ,如果 大于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时所需的逸出功 ,这个电子就从金属中逸出。
第8页,本讲稿共17页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光强大,光子数多,释放的光电子也多,
所以光电流也大。
电子只要吸收一个光子就可以从金属表面
逸出,所以无须时间的累积。
爱因斯坦
第9页,本讲稿共17页
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假说成功地说明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光电效应方程中,当初动能为零时,可
得到红限频率.
从方程可以看出光电子初动能和照射光的
频率成线性关系。
第10页,本讲稿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