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太极拳基本知识.docx

格式:docx   大小:3,706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太极拳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Alone-丁丁 2022/1/8 文件大小:3.6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太极拳基本知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太极拳基本知识
太极拳基本知识
教程
一、太极拳基本知识
(一)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其中不乏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
一种说法是太极拳起源于宋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他在皇帝召见途中受强盗拦阻,夜梦武当山神授以拳法,杀退百余贼人,创编了太极拳。
另一种说法任务张三丰为元末明初人,在武当山修道炼丹过程中,观察蛇雀之争,探索龟鹤长寿之秘,由此创编了太极拳。然而,由于史料不足,尽管张三丰创拳之说流传广泛,但他与太极拳的关系仍成为武术史界的悬案。
还有人认为太极拳传于唐代许宝平或明初陈卜。此说虽有宋氏手抄拳谱与陈氏家谱记载,然而找不到其他佐证,也难以确立。
根据现代史实,明末清初太极拳已经在河南农村流传开展,名师辈出,尤以温县陈家沟和赵堡镇为中心,代表人物是陈王廷和蒋发。
综上所述,有关太极拳的起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定。
长期以来,太极拳的开展局限于河南农村。19世纪初,河北永年人杨露禅拜陈家沟陈长兴为师,学习了太极拳带回原籍,不久又到北京推广,从此才开辟了太极拳走向全国的新局面。
近一百多年来,太极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技术不断演变,内容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很多流派。主要有:
杨式太极拳:为杨露禅首创。拳势中正舒展,动作均匀柔和,架势幅度大,走弧形。目前流传最为普遍。
陈式太极拳:为各派中传播历史最悠久的太极拳,仍保留有古老的发力、跳跃、震脚动作,运动量较大,速度快慢相间,动作多做螺旋缠绕,有刚有柔。
吴式太极拳:为杨式传人吴鉴全创编。特点是细腻柔和,斜中寓正,动作弧形,幅度适中。
武式太极拳:为武禹襄在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该拳简洁紧凑,立身中正,朴实添秀,动作柔缓,幅度较小,如干枝老梅。
孙式太极拳:为形意、八卦拳名师孙禄堂在武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动作小巧,步法灵活,进退相随,又称活步太极拳。
新中国成立以后,太极拳作为武术重点项目,得到了更大的普及与开展。太极拳不仅列入了国家正式体育竞赛项目,每年都有全国和地区的太极拳竞赛活动,而且广泛流传至五大洲,吸引了大批外国朋友。太极拳已经走上了规范化、系统化的现代体育道路。
(二)太极拳的名称
在汉语中“太”是最高、最大的意思。“极”是最后、最终的界限。“太极”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千年前的古书《周易》,其内容分“经”和“传”两部分。其中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里“太极”是指变化的源头,派生万物的原体,最高的存在范畴。中国历代学者,纷纷以太极阴阳学说解释世界,表达哲学观点。如有人提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宜立焉。”(宋·周敦颐)等等。
太极阴阳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构成了古代哲学的理论基础。但是以“太极”命名一种拳术,却是近代的事。
最初的太极拳有很多名称,有的叫“十三势”,有的叫“长拳”,还有“软拳”、“柔拳”、“沾绵拳”等名称。直到民国初年发现了清代民间武术家王宗岳写的“太极拳论”一文,太极拳的名称才正式确定下来。王宗岳以太极阴阳学说命名太极拳,主要表明这种拳法理通天地,无比高尚;也表示太极拳充满变化,虚实莫测,无比奇妙。
(三)太极拳的运动形式和特点
1、太极拳的运动形式
太极拳运动包括套路、功法、推手三种形式。
套路是由很多动作按固定程序衔接组成。各式太极拳套路很多,长短不等,练法和风格也大有差异。功法练习指各种基本功法独立动作的操练,如“太极桩功”、“太极养生功十三势”等。
推手是双人对抗性的操练或竞技比赛,以提高攻防技巧、对抗能力和反应能力为目的,包括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等多种方式。
2、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太极拳与其它武术项目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项心静体松,柔缓自然,连绵不断,动静结合,着重自我控制和意气诱导的武术项目。尽管太极拳存在各种流派,在力度、速度以及表现的含蓄程度上各有差异,但在基本特点上各式太极拳是一致的。
太极拳的共同运动特点是:
(1)心静意导,呼吸自然
各式太极拳皆要求思想专一,心理安静,用意念引导动作。要 做到先在心,后在身,以意导静,形意合一。打拳时呼吸要自然平稳,并与动作相配合。
(2)中正安舒,松柔连贯
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安稳,姿势松展圆满,身体肌肉、关节不可紧张僵硬。动作如行云流水,悠缓流畅,连绵不断。
(3)动作圆活,周身协调
太极拳动作大多走弧形或螺旋形,转折圆润和顺,衔接自然。头、眼、手、脚、躯干要互相配合,整个身体要和谐地组成一个整体。

最近更新

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闯关练习2(含答案)|部.. 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优化综合训练.. 9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3单元+8+去年的树.. 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模块过关卷2综合应用新人教版 7页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百草园小学二年级下学期.. 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2+坐井观天∣人教部.. 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八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 6页

四川省德阳市香港马会五中人教版高三上学期10.. 25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1 ) 23页

广东省普宁市部编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 8页

北师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九年级英语试题 7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2《消化和吸收》同步.. 4页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上册综合测试卷(含听力.. 17页

八年级英语上北师大版Unit4 Healthy Living单.. 7页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3 三视图 同步练习卷(.. 8页

早产儿eugr与营养支持 28页

上海市虹口区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附答案 8页

精编五年级课本剧完璧归赵剧本 3页

invt英威腾CHF100A变频器说明书 4页

(整理)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10页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带答案.. 7页

《打支山歌过横排》说课稿 9页

2023年全国高考数学(新高考1卷)真题试卷 4页

单片机寻迹小车模板 18页

第二轮复习:解三角形(公开课)(课堂ppt)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