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肛门直肠疾病.ppt

格式:ppt   大小:2,123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肛门直肠疾病.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8 文件大小:2.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肛门直肠疾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肛门直肠疾病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77页
直肠肛管疾病
解剖生理概要
直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厘米,起自第三骶椎平面,沿骶骨凹向下向前,到尾骨尖又转向后,形成两个弯曲。
肛管起于齿状线,下止肛门缘,长3~4厘米。肛管为皮肤所复盖,齿线下方有一光滑区,称痔环,其下界叫白线,位置相当于肛门内括约肌的下端,活体呈浅兰色,触诊有一浅沟。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77页
直肠内面观
上段较窄,下段扩大成直肠壶腹。肌层内环外纵。
粘膜较厚,在壶腹部有上、中、下三个横的半月形皱襞,叫直肠瓣(横皱襞)。
直肠下段因括约肌收缩,粘膜成纵行皱襞,叫直肠柱也叫肛柱,相邻两个直肠柱基底之间有半月形皱襞,叫做肛瓣,肛瓣与直肠柱之间的粘膜形成口向上,底在下的袋状小窝,叫做肛窝(隐窝),深约3~5毫米,底部有肛腺开口,常积存粪便,容易感染,发生肛窦炎,肛管与直肠柱连接的部位,常有三角形乳头状隆起,称为肛乳头。
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线,称为齿状线,成为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77页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77页
直肠内面观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77页
肛管直肠血液供应
动脉有四支,即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管动脉和骶中动脉。
两个静脉丛:①直肠上静脉丛,位于齿线以上的直肠粘膜下层内,扩张形成内痔。经肠系膜下静脉注入门静脉;②直肠下静脉丛位于齿线以下的肛管皮肤下层,是外痔的发生部位。直接或经阴部内静脉流入髂内静脉。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77页
齿状线上下结构
部 位
表层组织
动脉供应
静脉流向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齿线以上
粘膜
直肠上下动脉
直肠上静脉流入门静脉
腹主动脉周围及髂内淋巴结
植物神经支配无痛觉
齿线以下
皮肤
肛管动脉
直肠下静脉流入下腔静脉
腹股沟淋巴结及髂外淋巴结
阴部内神经痛觉敏感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77页
齿状线
齿状线上下的神经、血管分布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77页
肛管直肠环
由外括约肌深部,直肠纵肌、内括约肌以及耻骨直肠肌所组成,起括约功能。肛门手术切断,可造成肛门失禁。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77页
直肠肛管周围间隙
骨盆直肠间隙
坐骨肛管间隙
直肠后间隙
肛门周围间隙
间隙内充满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容易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