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六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
【含义】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
(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 ' 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 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 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 米。原来做 791 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
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791= (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 = 904(套)列成综合算式 ×791÷ = 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 904 套。例 2
小华每天读 24 页书, 12 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 36 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
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 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 8(天)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 8(天)
答:小明 8 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 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 50 千克, 30 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 10 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
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 50×30= 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1500÷( 50+10)= 25(天)列成综合算式 50×30÷( 50+10)= 1500÷60= 25(天)答:这批蔬菜可以吃 25 天。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2020 新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小学三年级学科: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版本:苏教版
课题:单元备课,《赶海》《槐乡五月》《昙花》,习作 8,练习 8 课型:新授课时: 10 课时教材起始页: P111—126 第八单元备课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为线索,选编了《赶海》
《槐乡五月》《昙花》三篇课文和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趣亊,生动地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情怀。
《槐乡五月》的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 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五月槐乡,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昙花》这篇文章用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介绍了昙花的特点以及“昙花一现”的含义。
习作 8 教会学生写自己一次游戏的经过,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语句通顺。
练习 8 教会学生认识各种花名,积累成语,写好笔画繁多的字 .
教会学生写好通知。
单元教学目标 1. 学会本单元生字,要求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能在写作中应用 ?5. 学习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
单元重点难点重点: 1. 会本单元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习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和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单元教学建议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写作方法,学习如何使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使读者身临其境。
单元课时分配《赶海》 2 课时《槐乡五月》 2 课时《昙花》 2 课时习作 82 课时练习 82 课时 25 赶海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字 4 个,会写字 10 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和“战利品”的借代意义。
4、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和
“战利品”的借代意义。
2、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