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擦亮每一个日子记得第一次工作室活动,是在映湖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工作室以黄美娥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做见面礼迎接我们。当时, 一种特别的氛围感染了我,这是一个讲求实效的工作室!后面的评课环节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专家的点评并没有一味地夸奖, 而是站在更高的视角分析这节课中哪些环节设计得好,好在哪里。对于有争议的地方,专家不仅提出自己的看法, 还跟我们分享如果是他来上, 会怎么设计, 怎么展开。在后来的教研活动中, 工作室始终坚持这样务实的方式, 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理解越来越清晰。一、感受名师教学风采在工作室高端论坛上, 陆老师的课《人生的开关》让我充分领略到语文课堂的精髓。从课前谈话到揭题后问学生课文读了几遍, 从课中的交流到课后的拓展, 陆老师都注意引导孩子们说真话, 虽然这让课堂上充满了不确定性,更难驾驭。在学生自由读第 1~3 自然段,圈出认为最有意义的几个词语后,陆老师带领学生交流、分享,同时不露痕迹地巩固了多音字“差”的学习, 理解了“特地”的意思, 并板书出四个学生共同圈出的关键词。第一部分的教学就围绕这四个词展开:①用这四个词, 简单地说说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概括要精练、准确。通过串词成句的语言文字练习点, 学生将零散的信息归纳成一句话。②学生交流从“特地把这份好差事安排给了我”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③思考: 作者这个时候最缺的是什么?钱可是好东西,你喜欢钱吗? 这节课结束时,陆老师一边带领学生回顾整堂课,一边把板书擦去, 给学生、听课老师留下了无限的遐思。整节课一气呵成, 水到渠成, 自然而真实, 细细品味之后, 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出执教者的匠心独具, 难怪市教研室芮良敏老师点评“这节课按下了真实自然的语文课堂的开关”。二、实践本真课堂 2014 年3月, 我参加了工作室识字主题教学活动。为了展示自己的研修成果, 我精心准备了《棉花姑娘》的第一课时。因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识字教学, 我就想, 识字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认读生字上, 还要上升到汉字文化的高度, 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中华民族古老汉字的魅力。如, 在教学有些字的时候, 可以从造字规律与特点出发, 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爱上汉字。识字教学部分, 我在常见的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等方法的基础上, 渗透了形声字识字、形近字识字、图文识字和字理识字等方法。如, 在教学“蚜”时, 我先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采用加一加的方法, “虫”加“牙”。此时,我引导学生发现蚜虫的“蚜”跟牙齿的“牙”读音一样,而“蚜”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虫”表示这是一种虫子。通过课件演示, 学生知道了这样的字就叫作形声字, 形旁表示意思, 声旁表示读音。接下来, 我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典型的形声字, 让学生在猜一猜的活动中感受汉字中形声字的奇妙。在教学“啄”“斑”时,我又分别采用图文识字、想象识字和形近字识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