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攀上思维的高梯.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攀上思维的高梯.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6/8/9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攀上思维的高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攀上思维的高梯智者孔子的门生子贡,赎了奴隶却不报账,本是善行,却因思维不够周密带来大问题。为减少好心办坏事的尴尬, 我们须不断拓展思维的深度,攀上思维的高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流传至今,时刻提醒人们:浅层次思维下的善行可能会带来坏结果。当行人好心地赠送给乞人一条鱼, 乞人很有可能更加懒惰, 渴望下一条鱼从天而降。说得严重一些, 像子贡这样授人以鱼, 没有认识到这一行为给大众带来的影响。相反, 做一个“授人以渔”的人, 全面思考, 加强思维的周密性, 将推动我们攀上思维的高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失误确实难以避免,但我们能做的是站在一个个失误上,登上思维的高梯。古雅典城邦创立过****惯法》《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等, 一部部法律的完善是源于人们看问题的逐渐全面, 最终其较为完备的法律受到很多国家推崇。假使人们不去追求思维的深度、全面,那么西欧的法律建设可能要走很多弯路。全面地看问题固然很重要, 但要想攀上思维的高梯, 人们还需要具备一种抓住事物核心的敏感。清朝末年, 国门被破, 人民被扰的时刻, 洋务派出现了, 他们提出“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培养了一批人才, 但是由于没有改变封建制度的根基, 最终以失败告终。维新派在其基础上又进了一步。当康有为发布《孔子改制考》时, 他把自己的思维深度展示给世人,“改封建君主专政”为“君主立宪”,提出“只有变法,才能图存”。正是这份探究事物核心的敏锐,使康有为站在思维的高梯上俯视大地, 倘若缺乏那份敏锐, 触碰不到事物核心, 维新派可能成为第二个洋务派。告别“好心办坏事”的尴尬, 告别“授人以鱼”的浅见, 学会全面看问题,拥有探究事物核心的敏锐,才能攀上思维的高梯。教师点评: 本文作者思维非常活跃,超出了一般就义和利二者关系论述的格局, 从更根本的思维角度来谈子贡, 在立意上非常新颖。在分析问题上也体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见地,分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显得不俗。在分析时更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全面、周密”会让人攀上思维的高梯。然后对比论证, 一正一反两个例子, 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选例精当, 对比突出, 很好地达到了用例的目的。最后总束全文, 言简意赅, 给文章画了个完美的句号。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 37分+ 发展等级 17分=5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