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依法制裁违法犯罪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依法制裁违法犯罪学案.doc

上传人:upcfxx 2022/1/8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依法制裁违法犯罪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课 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教学目的
认知目的
识记:
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的类别。
刑法的含义。
我国刑罚的种类。
理解:
用法律保卫国家平安的实例,说明我国法律的性质。
用法律打击抢劫、盗窃、赌博、贩毒等犯罪的实例,说明我国法律惩治犯罪的作用。
以是否触犯刑律为根据,用事例说明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络。
运用:
搜集几个案例,说明违法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才能目的
能结合违法和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
通过学****违法和犯罪的问题的有关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违法和犯罪既有区别,又有联络,从而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概念。
犯罪的根本特征。
危害国家平安罪的概念及和其作斗争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性,进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教学难点

犯罪的根本特征。
违法犯罪的区别和联络。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请同学们粗读本课的课题、框题、目题,然后写出本课知识构造框架.


组织学生观看投影片.
(投影一)
初中学生孙某,不懂法,看到本村常丢东西,居民意见很大,孙某认为是租房的外地菜贩子所为,于是萌发了报复“老外地”的想法,曾屡次结伙拦劫、打伤过往的外地菜贩子,共抢人民币几千元。人民法院根据刑法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处孙某有期徒刑8年.(精品文档请下载)
(投影二)
1998年1月20日,临时工刘某下夜班后,到某歌厅玩,吃了水果,喝了一瓶洋酒,效劳小姐催他结账,刘某却说“我没钱!”被保安人员拖出歌厅。刘某对此不满,早7时,他拨打110称:“有4名男青年持刀抢走我人民币7000元、手机一部。”公安机关查明事实后,以拨打110取乐,滋扰公安机关工作秩序,按治安管理处分条例将其拘留。(精品文档请下载)
(投影三)
苏某在工厂浴室洗完澡后,忘记把自己的进口名牌手表带走。当他想起来再去找时,手表已经不见了。经向当时一起洗澡的林某理解,证实手表被本厂朱某拾获 .苏某要求朱某归还拾到的手表,朱某却说:“拾到的东西就是我的。”经本单位指导调解夫效,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经过调查,认为朱某拾获手表据为己有的情况属实,根据我国民法通那么第79条规定,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那么赔偿苏某损失
350元.(精品文档请下载)
提问:
上述三个案例中的当事人孙某、刘某、朱某的行为有什么共同之处?
朱某认为:“拾到的东西就是我的。"这种看法有什么不对?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使学生在发现共同点的过程中,引起对本节课要学****内容的考虑:(2)从学生认识上的困惑点入手,引发学生的学****兴趣;(3)在扩散性思维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整体构造上把握本课时的内容。)(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生答复后,老师归纳.)
孙某、刘某、朱某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因为他们的行为都未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做出法律制止做的事情。其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精品文档请下载)
朱某认为:“拾到东西就是我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只有靠老实劳动获得的财产,才是合法财产。朱某的行为不仅是要受到言论谴责的道德问题,同时也是违法行为。因为,我国民法通那么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拒不将拾得的物品交复原主,回绝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他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朱某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精品文档请下载)
导入新课
孙某、刘某、朱某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为什么不同?
这不是本节课我们要搞清楚的问题。
一、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板书)
什么是违法行为(板书)
违法行为:是指但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制止的行为。(板书)
(老师提示。)
应该注意的是,违法行为指的是行为而不是思想,思想落后不是违法表现。违法的要领应从广义上理解,即但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制止的行为。(板书)(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提示。)
应该注意的是,违法行为指的是行为而不是思想,思想落后不是违法表现。违法的概念应从广义上理解,即但凡违犯了宪法、刑法、森林法、治安管理处分条例和其它法律、法规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精品文档请下载)
提问:上述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