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羊奶奶
河南省商水县张庄一中李向前
在我小的时候,我家屋后住着一位老婆婆,她无儿无女,一个人生活。当时她看起来有六十多岁的样子,村子里的人都喊她奶奶。现在想来她应该是辈分特别高,比全村除她之外的任何人都至少高两辈,所以全村无论大人小孩都管她叫奶奶。我们小孩子都害怕她,因为我们在捉迷藏时,一跑到她院子里,就立即被她轰了出来。由于她家姓羊,家里又喂了两只羊,我们这一群小孩子都背地里称她羊奶奶。
尽管我家和她是前后邻居,但从未见过她到我家来串门。有时妈妈烙饼子,会让我给她送过去几个。羊奶奶就会说:“告诉你妈,她烙的玉米面饼子真好吃。”她也不到其他人家里去。由于她是五保户,生产队的会也没见她参加过。夏秋两季,生产队长都会带着人给她送来粗粮和细粮。她见到这些人也会招呼他们坐屋里喝点茶歇一会,但往往他们放下粮食之后说几句话就走了。羊奶奶外出的时间除了偶尔拿几个鸡蛋去换盐和煤油之外,就是到坑塘边和沟渠旁去放她的两只羊。
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初期了,生产队已经把责任田都分到各家各户了。羊奶奶的羊群也已经发展到七、八只了。她还是整天没有笑脸,有人和她打招呼,她只是简单应一声,我们小孩子一见她便飞跑过去。
一九八七年,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在离村子十多里外的学校住宿,只在星期六下午回家
。这时候,我们村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农户已经改起了新瓦房,差不多家家户户也已经用上了电灯,有个别富裕的家庭买了电视机。到了晚上,很少有小孩在户外游荡,差不多都去有电视机的人家看电视。可是,羊奶奶却没有用电。我听爸爸说,队里打算给她接电线,但是羊奶奶说用油灯习惯了,队长也没有勉强。这年的寒假,大概已经过了祭灶,家家都忙着蒸馒头、炸油条、买年货准备过年,我们放假的学生也在家里帮忙干些小活。这天下午,我们全家正忙着炸油条,突然听到后院里羊奶奶撕心裂肺的哭声。爸爸对妈妈说:“停一下,过去看看出啥事了。”我们跑到后院,只见羊奶奶坐在地上放声痛哭,旁边一个西装革履的陌生老头正在劝说着,显得手足无措。这时,又有其他的邻居闻声赶了过来,那个老头见有人过来,忙掏出兜里的香烟来让客。有人喊了一句,“你是羊娃子么?”老头说,我是羊娃子啊。又有越来越多的人赶到了这个小院。羊奶奶从地上爬了起来,对大家说,“到屋里坐一会吧”。那个老头又赶紧给妇女和小孩发糖果。羊娃子回村的消息很快在村子里传开了。又有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来到了这个院子里,这么多人到她家来是我以前从未见到过的。
吃晚饭的时候,听爸爸妈妈说,羊奶奶的丈夫小名羊娃子,大号羊志诚,解放前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跑了,后来和国民党部队一起去了台湾。国民党允许在台老兵回乡探亲,这才有机会回老家看看。羊奶奶盼了几十年总算把亲人盼回来了。
在接下来的春节前后,羊奶奶家经常是门庭若市,乡干部、村干部、她家的亲戚、羊娃子从前的发小都纷纷前来看望。由于人比较多,还借走了我家几把椅子,害得我吃饭的时候只能站着。羊奶奶老两口在大年初五送还椅子的时候到我家坐了一会,送给我们一些糖果,对我们家多年来对羊奶奶的照顾表达了谢意。从羊爷爷的口中,我们知道了他在随大部队去了台湾以后就退伍了。眼看回乡无望,就用退伍金娶了当地一个姑娘。婚后两个人做过凉粉,卖过早点,后来盘下一所房子并开了一个杂货铺。夫妻二人辛辛苦苦把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抚养成人,除了小儿子还在台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