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柴油机构造及原理
*
1、柴油机的术语、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3、柴油机的燃料供给、燃烧、电控共轨系统
4、柴油机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系统
5、进排气系统、柴油机的增压、柴油机排放
6、柴油机参数指标、速度特性、负荷特性、万有特性、与整车的匹配
内容
2、气缸工作容积:上、下止点所包容的气缸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用Vs表示(单位:L)。
一、柴油机的术语、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上、下止点及活塞行程
活塞在气缸中上下移动一个行程,曲轴旋转一周,活塞顶端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处称为上止点,活塞顶端离曲轴中心最近处称为下止点。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S称为活塞行程。连杆轴颈中心到曲轴轴颈中心的距离R称为曲柄半径。
7、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过程。
进气: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此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气缸容积逐渐增大。
压缩:进气行程结束后,曲轴继续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进、排气门均关闭。随着活塞的移动,气缸容积不断减小,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其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
做功:在压缩行程结束时,喷油泵将柴油泵入喷油器,并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喷油压力高、喷孔直径小,喷出的柴油呈雾状),细微的油滴在炽热的空气中迅速蒸发汽化,并借助于空气的运动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缸内的温度远高于柴油的燃点,因此柴油随即自行燃烧。燃气的压力、温度迅速升高,体积急剧膨胀。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活塞推动连杆、连杆推动曲轴旋转做功。
排气:排气行程开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此时膨胀过后的燃烧废气在其自身剩余压力和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缸外。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形成结束,排气门关闭。
一、柴油机的术语、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经过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行程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期间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运动四个行程,曲轴旋转两周,每一个行程有180°曲轴转角。
二、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1、机体组
机体组包括机体、气缸盖、缸套、曲轴箱(主轴承盖)、油底壳等。
机体组是发动机的支架,是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和发动机各系统主要零部件
的装配基体。气缸盖用来封闭气缸顶部,
并与活塞顶和气缸壁一起形成燃烧室。
气缸盖和机体内的水套和油道以及油底壳
又分别是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组成部
分。
1)机体的分类及功用
按曲轴箱结构形式的不同,气缸体可分
为一般式、龙门式、隧道式;按气缸的
排列形式可分为:直列式、V型
和水平对置式
二、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2)气缸盖
气缸盖是结构复杂的箱型零件,其上加工有进、排气门座孔,气门导管孔、喷油器安装孔,在气缸盖内还铸有水套、进排气道等。
气缸盖有整体式(WP7,一般气缸直径小于105mm,缸数不超过6个时采用较多)、分块式(两缸一盖或三缸一盖)和单体式3种结构形式。
3)气缸套
气缸套分为干式缸套(WP12、WP10等)和湿式缸套(WP7、WP6等)两种。
干式气缸套的优点为机体刚度大、气缸中心距小、质量轻、加工工艺简单;缺点为 传热较差,温度分布不均匀,容易发生局部变形。
湿式气缸套的优点为冷却效果好;缺点是缸心距大,会出现气缸套穴蚀的问题。
二、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二、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4)气缸盖垫片
气缸盖垫片用以保证燃烧室高压燃气的密封,保证气缸盖与气缸体之间的冷却水孔 和机油通孔的密封,必须耐压、耐热、耐腐蚀。
5)油底壳
油底壳用来收集和贮存发动机各润滑处和冷却处流回的机油,散走部分热量,防止机油飞溅,封闭气缸体下部。
2、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活塞组、连杆组、曲轴飞轮组
二、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1)活塞组:活塞、活塞环(气环、油环)、活塞销、活塞销挡圈等
活塞头部导热作用;
活塞裙部起导向作用;
活塞裙部横截面为椭圆形
(长轴垂直于活塞销孔方向
的上小下大的圆柱体);
活塞的冷却:自由喷射冷却
、震荡冷却、强制冷却
2)连杆组:连杆体、连杆盖、连杆瓦、连杆衬套、连杆螺栓等
连杆体与连杆盖的定位:
止口定位;锯齿定位;套筒定位;
胀断连杆。
二、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