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声光热学中招知识点.ppt

格式:ppt   大小:950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声光热学中招知识点.ppt

上传人:yuzongjuan7806 2022/1/9 文件大小:9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声光热学中招知识点.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声光热学部分
中招复****知识点
石佛寺二初中 仝玉文
声学中招所占分值
年度
分值
考查内容
07
2分
振动发声与声音传播(2分)
08
3分
振动发声,音调概念,噪声防治,超声概念(2分)
振动发声与其它知识拼盘(2分)
声学中招考试中命题的要点及类型
1、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各年中招命题类型:
07年第9小题: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体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本题考查声音产生原因是声学的重点,如何感知发声体的振动是难点,音叉的振动用眼睛观察不到,就要用物理学上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转换法,讲这部分时,老师要多与现实生活,生产、科技联系,注重对探究方法和物理方法的归纳总结。
08年第9小题: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听不到
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音调和响度的区别、超声波的特点以及生活中防治噪声的途径,综合性强,覆盖面大。
3、易出错点:只记住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忽略了听到声音还要介质和一定的频率范围;对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区别不清;不知道超声波的频率范围。这就要求教师讲这部分时多联系实际现象,注意区别各要素的不同。

1. 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2. 音调:人们所感到的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弦乐器音调高低由弦的粗细、长短、松紧决定,管乐器音调高低取决于管中空气柱的长度
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观察者离发声体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4、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三、噪声、超声与次声
1、 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2、 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
  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妨碍正常人们工作、学****休息的声音,或者干
  扰人们听的声音。
3、 减小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4、超声和次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是次声
5、超声穿透力强,方向性好,有破碎能力,主要应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超检查身体,超声杀菌等;能量很高的次声有极强的破坏力,可使飞机解体
建筑物遭破坏。
声现象重难点突破
例1、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①  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②  。   答案 ①340  ②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例2、某同学对着城墙喊了一声,,此同学距城墙多远?(设当时的气温为15℃)   分析:  根据题意,,,已知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用公式S=v•t可求出同学距城墙的距离。   解:t=×1/2  =,v=340米/秒   S=vt=340米/秒×=68米
例3、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频率”、“振幅”、“音色”这些词,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这些词。
(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大;
(2)“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好;
(3)“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高.
答案:振幅;音色;音调。
例4、如图所示,一只电铃放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去时,将会发生 (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一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答案:B
例5、几位同学一起做“土电话”的实验:
⑴相距相同距离,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到的声音小,而改用金属丝听到的声音大。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