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兰亭集序》—课改教案课程.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兰亭集序》—课改教案课程.docx

上传人:泰山小桥流水 2022/1/9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兰亭集序》—课改教案课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认识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惋惜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一、导入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淡定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
涤人的心灵,使原本被世俗打扰的双眸光明如初,

使原本扭曲浮躁的心回复宁静,

使世间的烦恼成为昙花一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
精品文档
千年往事兰亭盛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 “书圣”王羲之从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
精品文档
这次兰亭盛会中体悟到了什么呢?他想通过这篇前言传达出哪些人生感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珠联璧合、可谓绝世之作的《兰亭集序》吧!
二、文体简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好像今天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着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
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
“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
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比方本文。本文是王羲之为《兰亭集》这部诗歌集子所写的序
言。
[过渡]请大家默读单元提示,思考如下问题:
1、本单元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2、这一类文章一般都采用怎样的写作手法? 3、我们怎样来学****这类文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
精品文档
[

明确]1、山水游记类散文

2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
精品文档
3

、①联系作者和写作背景

②反复阅读

③欣赏文中描述的自然风光

④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
精品文档
寓的旨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
精品文档
[过渡]现在我们就按照单元提示的方法学****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作者及作品简介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
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 2卷。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
精品文档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
众碑,今后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羲之为人有傲骨,时骠骑将军王述,乃太原王氏家族中人,亦为世家大族,因受王导器重,亦有美名,与
羲之齐名。而羲之却很看不起他。 原本王述为会稽内史, 羲之替代他之后, 他因母丧而暂居郡内。 羲之上任后,
只去吊唁过其母一次,便再不与之往来。王述居家,每听到军号之声,都认为羲之要来看他,就洒扫庭院来等
待。而如此者累年,羲之竟一次未至,王述深以为恨。后王述为扬州刺史,遍游会稽郡界,也不去访羲之,只
是临离郡时,方赶忙一别而去。王述做扬州刺史,恰好是羲之上司,羲之为其部下,于是派一位使者到京师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9
精品文档
,要将会稽郡分越州管。而使者在京游言辞失当,此事遂成一笑。后来王述又来会稽郡察其政,苛,羲之深以耻,于是称病走开会稽,到父亲母亲墓前下誓言,不再官。
辞官后,羲之日与名士僧人做山水之游,又入山采,不千里。言,我当因采而死。朝廷
知其重誓, 也就不再逼他官。 后以病卒,年五十九,朝廷追金紫光禄医生, 其子遵父嘱,辞不受。
2、《亭集序》的由来: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 邀集友人安、 等41人在亭行会合,
作曲水流之。当要求与会者每人作四言、五言各一首,事后将些集成册,名《亭集》,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据《亭集序》是王羲之在会合上半醉状写的,他《亭集序》篇作品特别意的,他后来又写了几遍,但都不及一遍好。他曾感:“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
作家之宝,一直到他的第七代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法,死前他将《亭集序》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法也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