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汉语拼音《ɡ k h》教学案例
城关五小 马秀花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之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快快乐乐学拼音呢?现将《ɡ、k、h》教学片段作一反思,并结合平时日常的教学谈一些体会。(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片断赏析】
片段一、精心构筑故事情境,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
师:导语谈话激趣(出示小木屋画面)你瞧,哥哥和弟弟家来了很多客人,他们是拼音家族中的成员和一些音节,不知大家还认识吗?让我们来向他们问声好吧!(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专心致志地看小木屋画面。
师:翻开第一个小木屋,分别走出第一批客人ɡ、k、h、à、u、ǒ、è
生:你好!声母ɡ、k、h
生:你好!单韵母à、u、ǒ、è
师:翻开第二个小木屋,走出第二批客人是二拼音节。
生:争着要和音节客人打招呼。
师:哥哥和弟弟看到来了这么多客人,快乐极了,忙拿出水果来招待客人。你看,他们拿出了什么水果呀?(出示图片:西瓜)(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西瓜。
师:这西瓜怎么样啊?
生:又大又圆的西瓜。
生:绿绿圆圆的西瓜。
生:甜甜的西瓜。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西瓜的瓜瓤红红的,猜测西瓜肯定很甜。
师:这位小朋友不仅仔细观察,还动脑想象。西瓜的“瓜”的音节怎么写的,我们来看(出示三拼音节ɡ-u—ā→ɡuā)(精品文档请下载)
片段三、努力创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合作的学习气氛。
师:三拼音怎么拼呢?(看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老师的意图是想通过看图教三拼音的拼音要领。)
(未等老师把话说完,底下好多学生已在拼读了。)
师:(作惊讶状)哇!好多小朋友已经会拼三拼音了,会拼的请举手。
师:会拼的小朋友自己拼读。不会拼的小朋友没关系,我们已经学过二拼音了,你能试着拼读吗?
(学生自由练习拼读三拼音。)
师:请同桌互相拼读一遍,同桌的小老师要仔细听,发现拼错了应及时指出来,并教给他。
(同桌互相拼读。)
师:哪位小老师来拼?
生:ɡ—u-ā→ɡuā.(学生拼读正确)
师:你是怎么拼的?
生:声母、介母、韵母三部分连起来拼,不能漏掉。
生:老师,我有补充,我们学过两拼音了,拼读音节声母要轻,韵母要响.
师:两位小老师说得真好,把我们三拼音的拼音要领说得很详细,我也来补充一点,三拼音的介母拼读时要快,我们用一句顺口溜来帮助记忆。(出示顺口溜。)(精品文档请下载)
……
传统的教学形式总是有一种偏见,认为学生上课要听我们老师的。新的教学形式让老师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相信学生的潜力,把课堂还给孩子”才是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引导学生拼读,然后以同桌为单位,开展小组学习,让一部分会拼的学生教不会拼的同学,最后请小老师来教全班同学拼读。在这样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气氛下,老师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了参和的平台,提供了展示的时机。学生不再是课堂上被动的承受者,而成为了课堂的主宰者。学生的角色更是从听众变成了主角。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角色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呈现出积极、主动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