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迄今发现的中国俗文学最早刻本.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迄今发现的中国俗文学最早刻本.doc

上传人:泰山飞鸟 2022/1/10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迄今发现的中国俗文学最早刻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 :迄今发现的中国俗文学最
早刻本
中国俗文学 刻本
20 世纪 60 年代,在上海市嘉定县城东公社澄桥大队宣家生产队古墓群中发现了一批古书。到 1972 年,上海书店在嘉定地区收购古旧书籍,才意外发现了这批古书。收购后,送交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组鉴定。 经专家鉴定, 这是一批极其珍贵的明代说唱词话刻本。随后,专家根据查访所得与文献资料推断,这些说唱本是曾任西安府同知的宣昶妻子的随葬品。
一、刻本的文献价值
《词话》收录的是明成化七年至十四年( 1471-1478 )间的作品,北京永顺堂刊印,所用均为竹纸,有大量插图,版式承元
代风格。
说唱词话是流行于元明时期的一种说唱艺术, 是民间艺人讲唱故事的脚本,也是鼓词、弹词的祖先。听众大多是一些没有文化或粗通文字的市民阶层。 唱词中的故事, 大多散见于元曲和杂剧之中。从刊刻时间推断, 明初词话类的唱本已在民间广泛流行和传播,只是当时的一些藏书家并不把这类唱本当做文献与史料
入藏,文人也视其为下里巴人的街头文化而不予重视。 在乏人关注和整理的状态下,这类唱本很少得以保存流传下来。
在论述《词话》的价值时,赵景深认为: “这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和唱本发展过程的研究上, 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新发现。 这是过去中国任何书上从来没有著录过的。 ”过去,人们常把明末诸圣邻的《大唐秦王词话》 看做我国古代最早的说唱词本, 成化本《词话》的发现将这一时限上推了 200 年。据此专家推断, 它是我国现存诗赞系说唱文学最早的一部刻本。 它记载了当时人们的生活<br****俗,尤其是插图中的人物装束、活动场景、生活器物,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研究宋元明时代服饰、风俗、人情等的珍贵
的形象资料。汪庆正说: “成化说唱本的发现,弄清了 ‘词话 ’的全貌。 ”
在发现这批珍贵文献 40 年之际,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了该
书。《词话》线装 12 册,分别为:《花关索传》 4 种、《石郎驸马传》《唐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 《包待制出身传》 3 种、《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包龙图断曹国舅公案传》 《张文贵传》《包龙图断白虎精传》《师官受妻刘都赛上元十五夜看灯传》 《莺哥孝义传》《开宗义富贵孝义传》《刘知远还乡白兔记》 共 16 种以及白兔记传奇 1 种。这里所列只是每一种说唱词话的简称, 其全称往往还
要加上 “新编全相 ”“足本 ”等称谓,以示最新、最全,且有绣像。
16 种词话按题材可分为讲史、公案、志怪 3 类,多以 3 段
或 4 段式叙事结构,形成一定的故事模式。 《词话》韵散结合,以唱为主。关索、薛仁贵、包公等故事,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反复出现,流传广泛。因此《词话》的发现,为研究这些故事的发生与流变,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线索。
引起专家特别关注的是《花关索传》 。它讲述了许多三国故事,是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成书的依据之一。关索是民间传说
中关羽的小儿子, 但不见于正史。《词话》虽是成化年间刻本, 但书中刊有 “成化戊戌仲春重刻 ”字样,说明初刻成书的年代更早,而从其上图下文及版式看, 与元代平话基本相同, 很可能是据元刻本重刊。汪庆正认为《花关索传》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