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改变不了学生那就改变自己摘要:每个学生的个性、情感、经历和认知都不同,学生对学习的接受情况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对于有学习障碍、相对落后的学生, 教师就要拿出足够的耐心, 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结合学生的个性, 寻找学生的优点, 逐步地引导他们, 而不是一副“很铁不成钢”的样子, 再给他们施加心理压力,以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本文结合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浅谈如何通过改变自己来尊重学生的个性, 鼓励学生的学习自信, 挖掘学生的长处,使每个学生都有长足的发展。关键词:学生;差异;关怀;共同发展中图分类号: G7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 ( 2015 ) 01-0023-02 学习新课标,“学生主体地位”、“以生为本”这两句话萦绕在我的脑际,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学生主体地位的本质,就是要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起点, 从这个事实现象的情境开始, 让学习成为每一位学生的探索。”“以生为本, 就是相信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容质疑的, 一个人的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 何况是来自于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经历的学生呢? 从教十几载,“不舍弃一个学生”一直是我奉行的教育信念。但期间我也动摇过, 因为照顾学生面面俱到, 教学成绩很难有出色, 这也影响了我的综合考核成绩, 评优树先的机会经常与我失之交臂。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都有接受适合他自己水平的教育的权利, 我又一次坚定了“不舍弃一个学生”的信念。因为我知道, 哪个学生在生命面前都是平等的, 心目中有所有学生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这个信念,我继续这样做下去。一、更新观念,灵活教育方式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个性教育, 与以往的传统式教学不同, 个性教育不再是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 而是要充分地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 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智力、能力等方面来了解学生, 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激励学生对成功的追求, 避免因失败而造成其心理挫败感, 使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而如愿以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学生的自主积极性, 逐步地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内在潜力, 既要使学生意识到“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 又要教会学生“坦然地面对结果”, 学会享受奋斗的过程,从而建立起学生积极奋进的心态。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机智灵活地面对学生的生成, 按照学生的意愿来灵活自己的教育方式, 使教学能够应时而生, 使学生能够顺势而导, 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的思考、探索, 使学生逐步地领悟到正确的方式方法,从而逐渐地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新时代接班人。二、优化方法,激励个性成长(一)体会和蔼的老师的关怀,激励学生敢于表达有学习障碍的学生, 在外表、言谈和其他同学没有什么差别, 只是在学习上和同学们拉开了距离, 因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常遭到家长、老师们的训斥和同学们的嘲笑, 学生也因此而变得固执。这时, 教师就要调整自己的方式, 更多地采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和蔼可亲,激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敢于表达。每个学生都有一颗脆弱的心灵, 往往因为一件小事而影响学生的情绪甚至学习。面对整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总有几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稳定, 如此反复几次,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