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6/8/1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摘要:后勤信息化在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研究其建设策略很有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后勤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建设外包相关理论, 其次分析后勤信息化规划及其路径, 最后提出外包管理策略。关键词:高校;后勤信息化;外包;资源基础观;策略分析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8454 ( 2015 ) 21-0058-03 一、引言高校后勤在追求质量、效率和安全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勤服务个性需求、安全运行可控可追溯、质量可控可评价、资源利用集约高效等要求。而这也是高校后勤信息化与教学、人事、学生、财务等业务信息化的不同, 不仅涉及的业务量多面广, 涵盖了餐饮管理、房产管理、设备管理、住宿管理、修缮管理、物业管理、能源管理、公车管理、一卡通管理、门禁管理等,而且要求高度体现以人为本的后勤保障体系的构建。目前各高校普遍开展了后勤信息化建设, 业务应用较多,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高校后勤信息化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 特别是 APP 和微信的助力, 使推进后勤信息化更加便利, 也对后勤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的可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前几年相比,后勤信息化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大部分高校数据仓库、人事、教学、学生、财务、能源监管平台等系统已基本建设好, 同时高校后勤区域供应链系统开始兴起。这些变化都直接影响高校的后勤信息化建设。在后勤信息化建设模式上, 结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 外包模式已经被普遍认可, 外包模式有完全内制、完全外包、选择性外包。据不完全统计, 高校后勤信息化中, 少部分采取完全内制模式, 部分高校采用选择性外包模式,更多的高校是采用完全外包模式。各个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路径、资源基础不同, 同时管理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当前各高校后勤信息化效果各异, 一定程度上与规划、选择的外包模式相关。没有根据目标和自有资源制定建设规划、选择合适的外包策略, 会导致外包公司和校方没有足够的资源或相应的服务能力保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达到预期目标。蒋宏潮和鲍伟认为北京高校后勤信息化存在整体规划缺乏、各校发展不均衡、专业研究薄弱、应用范围有限、建设效益发挥欠佳和资金人才不足等问题。[1] 据不完全统计,后勤信息化建设和使用效果不佳,主要有几个原因:①建设目标不明确, 规划缺失;②重建设, 轻管理;③外包选择失误或外包管理缺失。因此, 研究高校如何根据战略目标和资源情况, 进行信息化规划和选择外包策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资源基础观和信息系统外包理论, 对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外包模式进行探讨, 期望对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二、理论综述信息技术外包是指用户在规定的服务水平下,将部分或全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及相关服务委托给服务商, 由其管理并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服务。[2]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一个完美市场的三个假说不能满足, 即公司决策受到历史决策的影响、资源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和专业知识不容易模仿。因此,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软件外包决策也受到三个要素的影响――历史决策的相关问题、战略资源珍贵、模仿困难。当然, 信息化规划更应考虑学校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情况。计国君认为高校信息化可以从战略角度, 完全成本、开发及服务能力、信息化与业务关联度,人力资源水平三个方面评价外包选择策略。[3] 江兵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