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反思: 《三个儿子》这篇课文篇幅不长, 但怎样让学生理解文中的道理是一个难点。为了避免空洞的说教和思想教育, 我在设计的时候突出了读的环节。反思今天的课堂,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反思一下我的教学。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本节课的预设目标有三个: 1、抓住三个妈妈的对话和重点词语, 比较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我让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 去感悟文中人物的心理,体验角色, 在听别人读地基础上,进行模仿再去体会、表达,特别是学生在把自己当做妈妈时,自豪骄傲的感觉溢于言表。在读描写水中的句子时,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 也达到了我最初的设想。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老爷爷的话,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知道用自己的行动去孝敬父母。本环节中学生对于老爷爷的话, 应该指导孩子读一读, 特别是老爷爷反问的语气。本节课的拓展环节是我比较满意的, 学生在联系生活的同时, 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了又一次的升华。 3 、通过自主观察、自主交流,教师范写, 90% 以上的学生能正确、规范的书写“拎、桶、停”三个字。写字环节学生都比较认真, 完成情况都不错,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正面的指导。二、反思教学行为。本节课我只要指导了学生的读书, 让学生在读书, 讨论中感悟课文, 体验角色, 但对学生的评价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多给学生指导性的, 鼓励性的评价, 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学生的回答, 也可以用手势, 动作来评价学生。课堂上我的紧张, 也影响到了学生,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显得有些拘谨。应该引导学生自由, 轻松地进行学习或用一点小游戏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三、反思课堂的生成。本节课上学生在朗读课文语言的时候,神情专注,感情投入,读的比较到位。拓展环节中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体验一下子被拉近了,回答的非常精彩。在课文的阅读上还应该在细致一些, 指导朗读时总是怕学生读不好,如果我再自然一点,不单纯的想着进行教学环节,教学就会更自然,生成就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