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设备管理)设备点检 : .
(7)收集设备状态情报进行倾向管理、定量分析、掌握机件劣化程度。
(8)参加事故分析处理,提出修复、预防及改善设备性能的意见。
(1)提供维修记录,进行有关故障、检修、费用等方面的实绩分析,
提出改善设备的对策和建议。
(10)参与精密点检。
点检管理的四个环节
(1)制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P)。
(2)按计划和标准实施点检和修理工程(D)。
(3)检查实施结果,进行实绩分析(C)。
(4)在实绩检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措施,自主改进(A)。
精密点检的定义
用精密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调查,或在不解体的情况下应用
诊断技术,即用特殊仪器、工具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磨损、应力、温升、
电流、电压等物理量,通过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定量地确定设备的技术
状况和劣化倾向程度,以判断其修理和调整的必要性。
劣化倾向管理的定义
为了把握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程度和减损量的变化趋势,必须对其故障参
数进行观察,实行定期的劣化量测定,对设备劣化的定量数据进行管理,并对劣
化的原因、部位进行分析,以控制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从而预知其使用寿命,
最经济地进行维修。
劣化倾向管理的实施步骤
(1)确定项目——即选定倾向管理的对象设备和管理项目; : .
(2)制定计划——设计编制倾向管理图表;
(3)实施与记录——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记录,并画出倾向管理曲线图表;
(4)分析与对策——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劣化规律,预测更换和修理周期,
提出改善对策。
点检的十大要素(点检内容)
(1)压力;(2)温度;(3)流量;(4)泄漏;(5)给脂状况;(6)异
音;(7)振动;(8)龟裂(折损);(9)磨损;(10)松弛。
确定点检周期的因素
(1)设备的作业率;
(2)设备使用条件;
(3)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粉尘等);
(4)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