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古诗两首.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两首.docx

上传人:nracyx 2022/1/11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两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里泽小学 薛红琴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才能、自主学****的才能、想象的才能。
二、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白为孟浩然送别的过程中诞生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针对这首诗你有哪些问题要问?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反响、质疑:
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让学生读准以下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精品文档请下载)
 
2、(师针对学生的答复,在古诗上打‘?')
(三)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师:好,同学们真会提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外有关的资料,边听边试着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师:听了大家的介绍,下面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再去读课文,把课文中和我们提出的问题有关的内容圈画出来.
(四)释疑:
以小组为单位,把这些问题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师巡回检查)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精品文档请下载)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情况。
②学生自愿或学****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的意思。说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老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诗意:老朋友辞别了黄鹤楼,,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精品文档请下载)
(六)体会诗境
1、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正确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A、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B、想象描绘“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C、.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D、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八)作业练****br/>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第二课时《送元二使安西》
  一、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