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文档名称:

第六章电泳技术a教学提纲.ppt

格式:ppt   大小:5,558KB   页数:6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六章电泳技术a教学提纲.ppt

上传人:福亮 2022/1/11 文件大小:5.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六章电泳技术a教学提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泳技术
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EP)。
利用电泳现象对某些化学或生物物质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叫电泳法或电泳技术。
1937年瑞典科学家Tiselius建立了“移界电泳法(moving boundary EP)”,成功地将血清蛋白质分成清蛋白、α1-、α2-、β-和γ-球蛋白5个主要成分。他于1948年荣获诺贝尔奖。
蛋白质分子在不同pH下的解离状态
NH3+ NH3+ NH2
P P P
COOH COO- COO-
pH<pI pH=pI pH> pI
pH>pI 分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pH<pI分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
电泳的分类
按形状分类:U型管电泳、柱状电泳、平板电泳;
按载体分类:滤纸电泳、琼脂电泳、聚丙烯酰***电泳、自由电泳;
按电泳的原理分类:
不同型号的
毛细管电泳仪
及其工作原理
毛细管电泳
1981年,Jorgenson和Luckas,用75m内径石英毛细管进行电泳分析,柱效高达40万/m,促进电泳技术发生了根本变革,迅速发展成为可与GC、HPLC相媲美的崭新的分离分析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
电泳仪
DYY-11
DYY-12C
电泳槽
迷你双垂直电泳槽
水平电泳槽
等电聚焦多用电泳槽
卧式电泳槽
紫外透射仪
手提式
暗箱式
第一节 电泳的基本原理
一、泳动度
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中泳动的速度称迁移率或泳动度(mobility),可用下式表示:
υ d/t dl
U = = =
E V/l vt
式中U(也可以用m表示):泳动度[cm2/(V·s)];υ:颗粒泳动速度(cm/s);E:电场强度(V/cm);l:支持物的有效长度(cm);V:实际电压(V);d:颗粒泳动的距离;t:通电时间(s或min)。电泳后通过测量v、t、d、l,即可计算出被分离物质的泳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