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第六章血液循环教学提纲.ppt

格式:ppt   大小:1,105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六章血液循环教学提纲.ppt

上传人:福亮 2022/1/11 文件大小:1.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六章血液循环教学提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六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二节 血管生理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第四节 器官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一、心肌的电活动
二、心动周期
三、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一、心肌的电活动
1. 心肌细胞:
工作细胞:
自律细胞:
2. 特殊传导组织: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等
(二 )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的自律性
定义:
自律细胞和自律组织:
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心肌的传导性
特殊传导组织:
传导速度:
房-室延搁:
心肌的兴奋性
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期前兴奋、期前收缩、代偿间歇
心肌的收缩性
定义:
Ca2+:
(三)心电图:
定义:用置于体表一定部位的引导电极测记带心电变化的波形即心电图。
组成:一般有一个P波、一个QRS波群和T波、有时在T波之后还出现一个小的U波。
P波:反映左右心房的兴奋过程即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先后兴奋时的去极化过程, T波反映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所需时间(房室传导时间)
P-R间期:延长表示房室传导阻滞
S-T段正常时它与基线平齐,因为这时心室肌已全部兴奋,处于去极化状态,各部之间无电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