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第十三章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2,038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三章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ppt

上传人:小落意心冢 2022/1/11 文件大小:1.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三章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三章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1、用已知物对照定性
该法是基于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各组分保留时间是一定值的原理。
具体做法:
1)分别以试样和标准物进样分析——各自的色谱图;
2)对照:如果试样中某峰的保留时间和标样中某峰重合,则可初步确定试样中含有该物质。
3)也可通过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看试样中哪个峰增加来确定。
定性分析
2. 据经验式定性
碳数规律:在一定温度下,同系物的调整保留时间tr’的对数与分子中碳数n成正比:
lgtr’=An+C (n3)
如果知道两种或以上同系物的调整保留值,则可求出常数A和C。未知物的碳数则可从色谱图查出tr’后,以上式求出n。
3. 据相对保留值 ri,s 定性:
用保留值定性要求两次进样条件完全一致,这是比较困难的。而用ri,s定性,则只要温度一定即可。
具体做法:
在样品和标准中分别加入同一种基准物 s,将样品的ri,s和标准物的ri,s相比较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 i 组分。
4. 保留指数定性
该指数定性的重现性最佳。当固定液和柱温一定时,定性可不需要标准物。
利用此式求出未知物保留指数 Ix,然后与文献值对照。
设正构烷烃的保留指数为碳数100。测定时,将碳数为n 和n+1的正构烷烃加入到样品 x 中进行色谱分析,此时测得这三个物质的调整保留值分别为:tr’(Cn),tr’(x)和tr’(Cn+1),且待测物x的调整保留值介于两个烷烃之间。
[例]乙酸正丁酯在阿皮松L柱上进行分析(柱温100℃)。由图中测得调整保留时间为:, mm, mm,求乙酸正丁酯的保留指数。
。在与文献值对照时,一定要重视文献值的实验条件,如固定液、柱温等。而且要用几个已知组分进行验证。
解: 已知n=7
5. 双柱或多柱定性
可克服在一根柱上,不同物质可能出现相同的保留时间的情况。
:
1) 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分析
带有某些官能团的化合物,经一些特殊试剂处理,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后,其色谱峰将会消失或提前或移后,比较处理前后色谱图的差异,就可以初步辨认试样含有哪些官能团。
2)与质谱、红外光谱等仪器联用
较复杂的混合物经色谱柱分离为单组分,再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或核磁共振等仪器进行定性鉴定。
热喷雾式的接口装置——热喷雾接口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新的接口装置,它是由汽化器、电离室和抽气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采用直接电加热的方式;电离室内有发射电子的灯丝和放电电离装置,其电离方式有直接热喷雾电离、放电电离和电子束电离三种;抽气系统主要是一个机械泵,有的加上冷阱,以捕集溶剂。这种接口装置既除去溶剂,又同时使组分分子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