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类人群容易不受补
有四类人群容易不受补包括:体弱人群、肝郁人群、痰湿阻滞人群、瘀血阻滞人群。
有的人身体虚弱用了补剂以后, 不能耐受, 出现上火症状或其他不良反应等, 不仅达不到补虚的作用,反而感觉更不舒服。这种情况称为虚不受补。
究竟哪些人不受补呢?专家介绍,归纳起来,有四类人群。
体弱人群容易虚不受补
人们通常所说的“补”是指用“补益”的方法,所用的药也常常是根据体内正气亏虚的情况采用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等方法,用药也有凉补、温补等不同。同时即使是补阴,或者补阳,仍然有个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问题。
体质虚弱之人, 往往会出现虚不受补。 因为体虚之人身体各种机能常常偏弱, 整体代谢能力也是低水平状态,补药稍多即不耐受。日常人们所用的补品,容易偏多、偏热,体弱之人体
质非常敏感,用药稍过则不能耐受,出现胸闷、胃堵、头晕、心悸等现象。古人云:王道之
药无近功, 便是针对此种情况。 王道之药通常指的是作用柔和的药 (霸道之药通常指的是作用猛烈的药),娇弱之人用药也务必柔和体贴,虽然近期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长期坚持服用必有很好的功效。
体弱人群, 多是指先天之本——肾虚,后天之本——脾虚。尤其是后天之本更加重要, 因为
先天不足之人, 后天可以补充, 如后天之本——脾胃虚弱,那么, 后天补充先天的机会就大
打折扣了。况且,如果存在脾弱虚弱,很容易出现脾胃呆滞,进食、进补均会出现中焦堵塞
现象,中焦枢纽不通,上下左右气机均会受阻,故虚不受补就很容易发生了。因此,脾胃虚
弱之人, 无论食补药补都要和缓进行。 医师所开的又有效又容易上火的中药汤剂, 不妨试试
一剂药分二三日或多日服下; 如果有条件可以配成丸剂或者膏滋剂等剂型, 使得药物缓慢发
挥作用,这样就容易达到目的了。
阴虚的人由于体内阴精缺少, 相对来讲阳气就显得偏多, 阳属热, 因此这种类型的人很容易上火,稍微用点补药,就会上火,所以称之为虚不受补。
肝郁人群容易不受补
肝郁人群不受补的情况最为多见。肝郁通俗讲就是情绪不畅。中医认为肝主情志,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就会出现肝郁气滞,表现为情志抑郁、心烦易怒等。同时由于心主神志,情
绪也常与心有关, 故心火与肝火常常是互相影响互为作用的, 以致出现心肝火旺等表现。 这些人由于体内蕴藏着郁火,所以,稍用补品,就会使得郁火燃烧,而出现不受补的情况。
往往身体不好的人, 容易有心烦及不良情绪的存在。所以,如果只注意到体弱的一面, 而未
注意到情绪郁滞的一面, 只是一味地应用补品, 就不会起到好的效果。 通常是刚服药时感觉不错有精神了,再服下去就会不舒服,出现胸闷、腹胀、不愿进食以及一些上火症状。因此
中医用补剂时非常强调要兼用疏通的药物,才会使得补而不腻,达到应有的效果。
痰湿阻滞人群容易不受补
体内有郁滞的人都容易不受补。
痰湿之人,体内痰浊胶着,阻气伤阳,
也很容易出现类似虚
的表现。这时候如果不先清理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