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8/1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古往今来咏梅的诗词歌赋,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南朝宋人陆凯在《赠范晔》诗中, 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 别具一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标格之贞的吟咏日盛。前者代表是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林逋是北宋诗人, 后半生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喜欢梅、鹤,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以“梅妻鹤子”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 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咏梅诗句如:“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梅花》) ,成功地传写出梅花清幽香逸的独特风姿, 是广为传诵的名句。后者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花中气节最高坚”,俨然是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真正进入元人景元启所叹“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 陈亮“欲传春消息, 不怕雪埋藏”的诗句, 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 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 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意志, 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元代诗人杨维帧咏之:“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提到梅花不畏严寒, 独步早春的特点, 不能不想起唐朝诗人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 含蕴的笔触, 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 素艳的风韵, 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平淡无奇,却耐人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 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 描摹出奇特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 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虽属传说,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此联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 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 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