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大水井古建筑群.doc

格式:doc   大小:14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水井古建筑群.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1 文件大小:1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水井古建筑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水井古建筑群大水井古建筑群座落于《龙船调》的发源地——利川市柏杨坝镇的莽莽群山之中, 始建于明末清初, 是长江中下游目前规模最大、保护较好、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 集西方建筑与土家建筑特色于一体。整个建筑群由李氏宗祠、李氏庄园和李盖五宅院等三部分组成, 像一首由土家唢呐、木笛、叶笛、锣鼓加西洋长号奏出的三部曲, 演绎着一个家族的荣与辱, 凝固了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史。解放前是李氏集族权、政权、军权于一体的“土围子”。李氏宗祠及庄园建筑宏伟, 修饰华丽。柱头及穿梁皆有雕花, 飞檐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镶嵌成各种图案, 彩楼、门窗都刻有工艺精巧的花鸟虫鱼等图案, 天井内还有水池和各种精致的花坛, 此外, 还有各种浮雕和楹联等, 均保存完好。 2002 年国务院将李氏宗祠、李氏庄园、李盖五宅院三部分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 李氏庄园土家建筑的交响乐沿着宽敞的青石板路,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便是翘角凌空的朝门庑殿顶和高高悬挂于门楣的“青莲美荫”四个大字,攀护李白为祖先,借扬李氏身份不俗。气派宏伟,不乏文化内涵。庄园前院更是气度不凡,极尽创意,200 平方米的院坝全用规格统一的平板青石铺就,前廊拱卷欧式方柱粗壮挺拔,雕凿精美,堆塑华丽。两侧吊脚雕梁画栋,可谓匠心独运,土汉结合,中西合璧。从庄园中轴线从前至后由底就高排列着三大殿,为建筑主体,两侧屋宇相连,天井密布,一室一景,阁楼呼应,气象万千。最具特色的“走马转角楼”、“一柱六梁”、“一柱九梁”的建筑格局,备受建筑行业的推崇和借用。其装饰艺术也令人目不暇接, 精雕细刻的柱础,玲珑剔透的窗棂,造型奇异的廊柱,曲径通幽的走廊,精致豪华的陈设,使整个庄园富丽堂皇而不俗气。在欧式建筑的大门上方写着“业绍龙门”四个大字,下面横框内写着“大夫第”三字。入其内,犹如是进入了艺术的殿堂。中堂右为花厅,左为帐房,丹池“忍”字两旁楹联为:新知涵养转深沉, 旧学商量加遂密。前厅、中堂、后堂皆设有井,沿天井回旋上下左右,逐台升高, 楼道互通,而彩楼迂回高矗,可观整座大院,有数门可供出入。院内的窗棂有雕花和石刻景,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天井中的防火池或方或圆,或刻或雕皆为一体。更奇的是占地 4000 多平方米,共24个天井,174 间房屋竟然没用一颗铁钉, 全部采用木骨架,回廊彩檐吊脚楼,按“风水”、“八卦”及地理条件,环环相扣,互相依托,互为衬顶,布局随心所欲,恰到好处,而又不乏严谨,下雨天, 到庄园每个房间都不会湿脚。该处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年间,由东而西多次兴建, 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那一个个窗饰,一处处石刻,仿佛是凝固的音符,组成一部无声而恢宏的土家民居建筑交响乐,穿越历史和时空在耳边久久回荡。 2. 李氏宗祠土司王朝的堡垒从李氏庄园右侧的边门而出,走百把米的田埂路,就来到李氏宗祠。风雪中, 傲然矗立,雄居险关,那巍峨城墙与周围的地理环境衬映出一股威严和霸气,令人敬畏而却步。祠堂正面东侧有口小井,周围砌起了高高的围墙,围墙正面刻有“大水井”三字,这也正是大水井名字的来历。宗祠修建于清道光 26年(1846 年)。整个宗祠的建筑风格与南方汉族的祖祠几乎没有差别。宗祠占地 6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3800 平方米,房屋 60余间。主体建于清道光年间。城墙壁总长约 400 米,高8米,厚3米,墙梯依山势逐级升高,角梯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