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民事诉讼法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一、民事纠纷的概念
民事纠纷,又称民事争议,,
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其特点是:
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自力救济:,以达到
、最简单的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
社会救济: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它是指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
纠纷的一种机制.
公力救济:,在纠纷主体参加下,处理
特定的社会纠纷的一种最有权威和最有效的机制
.诉讼的特点:一是国家强制性;二是严格的规范性.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是指一个社会中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包括诉讼与非诉讼两大类型)以
及特定的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存在,所构成的一种满足社会主体多种需求的
,也
包含司法和诉讼机制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纠纷解决机制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纠纷解决机制:指一个社会为解决纠纷而建立的由规则、制度、程序和机构
(组织),主要指国家通过相关法律、
法规建构或界定的、由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或程序构成的综合性解纷系
统;广义的纠纷解决机制,还包括非制度化的临时性、个别性纠纷解决活动,
以及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各种私力或自力救济.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指由各种性质、功能、程序和形式不同的纠纷解决
机制共同构成的整体系统,在这种多元化的系统中,各种制度或程序既有其
独立的运行空间,又能形成一种功能互补,以满足社会和当事人的多元化需
求和选择自由.
纠纷解决机制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区别:纠纷解决机制存在于人类发展
的任何阶段,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
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晚于纠纷解决机制而产生,社会越复杂,纠纷解决的方式、
手段也越丰富,不同的纠纷解决机构、方式或程序共同构成一种多元化的纠
纷解决机制.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机制:是指一个社会中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包括诉讼
与非诉讼两大类型)以及特定的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存在,所构成的一种满
念既包括非诉讼机制,也包含司法和诉讼机制,在理论上,强调以一种综合
视角研究诉讼与非诉讼、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国家司法权与社会自治、公
力救济与社会以及私力救济之间的关系;在制度和实践方面,注重构建司法
与非诉讼程序协调互动的解纷机制.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又称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诉讼外纠纷解
决机制,该概念源于美国,原来是指20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
纷解决方式,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的、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
纠纷解决程序或机制的总称.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区别:多元化纠纷解
决机制既包括非诉讼机制,
决机制为基本内涵,
决机制的外延要大于ADR.
第二节 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变更或消灭诉讼关系,而诉讼关系又通过诉讼活动表现出来.
特点: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
一整套系统完备的程序和方法,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活动都必须依照法定程
序进行活动,同时,也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如果违反了
法律规定,都将会导致诉讼无效.
法院的审判活动在诉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诉讼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具有
决定性意义.
衔接、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民事诉讼程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