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开展合作学习发展创新能力.docx

格式:docx   大小:5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开展合作学习发展创新能力.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1/12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开展合作学习发展创新能力.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开展合作学****发展创新能力
 
 
李冬玲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理念。人类在意识到“竞争”的同时,也发现只有通过合作,人类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合作中,学生能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能发挥自己的潜能,爆发集体的创造力。《数学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中开展合作学****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状态,让他们有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从而在各种观点的相互交流、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一、相互质疑,孕育创新萌芽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在教学中,创新的课堂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提问方式。学生只有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可能发现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不断创新。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后,教师出示了一些巩固练****题,其中一道“(100÷□)÷(20÷□),□里填几?”就引发了学生一场唇枪舌战的争议。
学生甲说:“根据商不变的性质,两个□里应填相同的数,所以可以填任何相同的数。”
学生乙反驳:“我不同意,如果□里填了,不能整除怎么办?”
学生甲又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说:“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应该是可以的,另外,100÷3、20÷3不能整除,但一定会得到一个新数,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学到罢了。”看,这种争辩不正体现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吗!
二、相互交流,激发创新灵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给予学生更多说、争、辩的机会,把传统模式下的“一言堂”变成学生主动交流与合作的“众言堂”,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创新灵感。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及画角的一般方法。如画120°的角,学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和三角尺画出来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学****小组提出“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画出这个角吗?”小组的同学带着问题进入了愉快的实验探求之中,很快,各个小组都有了不同的画法。
A组:用三角尺的直角和一个30°的角拼起来就可以画120°的角。
B组:用两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可以画120°的角。
C组:用三角尺的一边(或直尺)和另一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可以画出120°的角(即用一个平角减去60°)。
D组:用一个30°的角排着画4次,也可以画出120°的角(即30×4=120°)
E组:用三角尺的一个直角,一个60°的角和一个30°的角也能画出一个120°的角。
……
这样不断地出现创新方法。但如果离开了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就很难有这样的结果了。由此可见,讨论交流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拓宽了他们的思路,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三、相互探索,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总要设法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多给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才能扩大他们的视野,拓宽其解题思路。
例如,在“梯形面积计算”这一章节中,教科书只编入一种用一般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由此推出它的面积公式。在教学时,笔者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剪、移、拼,从而推出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小组讨论合作
,学生除了用书上方法推导外,有的还用两个直角梯形拼成长方形,两个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