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对幸福心得体会
对华蜜的心得体会
有人把人生的追求分为从低到高的五个层面,从生存、社会、爱情、尊严,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假如本职工作是真心喜爱的工作,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社会认同,这就是一件欢乐的事情。
从事老师职业是为了谋生的话,这是低层次的。一个人对一件事有了爱好,再去做这件事的时候就带有了一种情感,有了情感,奉献和享受已经分不开了,奉献的时候就是享受,享受的时候就是奉献,这才是人类生存的高境界。过去我们谈师德,一般说的比较多的是自律、奉献、人格,很少谈老师的发展提高,很少谈老师需求。事实上,老师在奉献的同时也造就了自我,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老师也是一个有生活感、生命感、价值感的人,而不只是一个驾驭学问、传播学问的机器。每当老师节,我们都吟诵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似乎老师这个职业,是一种悲苦性的职业。可是,有一位老师说得很好:我不想做成灰泪始干的蜡烛,我是一个灯泡,给我电就可以发出光线,比蜡烛光明,比蜡烛欢乐,比蜡烛长寿。
当老师是特别辛苦的,但老师为什么又是诗意、欢乐地栖居在大地上呢?我认为,老师的日常工作是辛苦、琐碎的,但也可以从中获得种种丰富的阅历与华蜜体验,因而又是欢乐、充溢诗意的华蜜收获者。正因为如此,对老师来说,教化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老师在劳累中同时拥有别人所难以体会的欢乐与华蜜。杨启亮教授曾把老师对教化的看法分为四个境界:一是把教化看成是社会对老师角色的规范与要求;二是把教化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出于职业良心;四
是把教化活动当作华蜜体验。在志向的师生交往中,老师把教化视作华蜜的生活。不因教化工作的劳累而埋怨,反而会感到学生随时会给她带来欣喜与欢乐。就像上面这些老师所说的,虽然教书是很累的,但她们在志向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在与学生真诚、开放的互动中,时时体会到别人所难以预见的种种华蜜与欢乐。这一切只有当老师真正投入师生交往中时,才会发觉原来教化工作是乐趣隐藏其中、财宝隐藏其中的。对老师而言,教化工作占据了人生的很大比例,它的意义确定着人生的意义,它的价值确定着人生的价值。心灵的呼应,精神的对话,人格的感召才是教化的核心,一个不能体悟到教化华蜜的老师,是不能给学生以华蜜的人生的,更不能给学生以人生的华蜜。所以,要立志做一个华蜜的老师,把教化当作志向来追求,并用人生的激情来驱动,用教化的志向打造志向的教化,用志向的教化来实现教化的志向。
做一名老师,首先要知道教化的真谛就是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华蜜。孩子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仍旧欢乐,欢乐的追求华蜜,这样,教化就胜利了。教化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华蜜伴随孩子一生,用主动乐观的人生看法,矢志不移追求人生胜利的华蜜。
老师的职业是一种华蜜、欢乐的职业。只有华蜜欢乐的老师才能教出华蜜欢乐的学生。学生的华蜜感是老师给的,老师的华蜜感除了得自学生,还得自学校。学生的华蜜感是一种胜利的体验,老师的华蜜感是一种高峰体验。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老师职业生涯华蜜感,老师的教化教学行为才会充溢深情、饱含热忱、喷洒激情,才会充溢才智的火花。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强大力气,会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学生。
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胜利的老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欢乐与成长华蜜的老师是最华蜜的老师。
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