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组胚重点名词解释 (2).doc

格式:doc   大小:18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组胚重点名词解释 (2).doc

上传人:无限书海 2022/1/12 文件大小:1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组胚重点名词解释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肌节(定义、组成和意义)
两条相邻 Z 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包括

1/2 I

带 +A

带 +1/2 I

带,是肌纤维收缩的构造
与功能单位。
频次: 2
、骨单位(别称、构造特点)
又称哈弗斯系统,有哈弗斯骨板和哈弗斯管共同组成的系统。哈弗斯骨板介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密质骨的主要部分,它们以哈弗斯管为中心成同心圆排列。哈弗斯管内有血管、神经及少量结缔组织。
频次: 1
、胞吞作用(定义,分类)
是通过细胞膜凹陷,将物质包裹进入细胞内部的过程。分为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
、桥粒(散布、构造和功能)
又 称黏着斑,成斑状。单层柱状上皮中位于中间连结的深部。连结区的细胞空隙内有低密度的丝状物,这
些丝状物于中央交叉形成一条与细胞膜平行且致密的中间线。 细胞膜的细胞质面各有一椭圆形的附着板,由致密物质组成。附着板上有许多张力丝附着,并常成袢状返回细胞质。桥粒是一种最牢固的细胞连结,
多散布于易受机 械刺激和磨损的部位,故皮肤、食管等部位的上皮中桥粒尤其发达。
、微绒毛(定义、光电镜构造和功能)
是 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光镜下的纹状缘和刷状缘即是由微绒毛组成。
电镜下,可见微绒毛表面为细胞膜,中轴的细胞质内含有许多 纵行的微丝。微丝上端伸到微绒毛顶部,下端插入细胞质中并附于细胞质的终末网。其收缩可使微绒毛伸长或缩短。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的解除面
积,促进细胞的 吸收功能。
频次: 2
、尼氏体(光、电镜构造特点)
光镜下,可见神经元细胞质内含有许多嗜碱性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称尼氏体,电镜下为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
频次: 1
7 、 有孔毛细血管(管壁电镜构造特点和散布)
血管壁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也有紧密连结。内皮细胞不含核处很薄并有许多贯串细胞全层的小孔,
孔上或有隔阂关闭,内皮细胞外有连续的基膜。细胞质内吞饮小泡较少。有空毛细血管主要散布在胃肠粘
膜、某些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

8 、 血象(定义和意义)
血细胞的形态、 数量、比率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的测定称为血象。它对认识机体状况的和诊疗疾病十分重要。
9 、 血- 胸腺屏障(定义、组成和功能)
为 血液与胸腺皮质间的屏障构造。 主要有以下几层: 1. 连续毛细血管的内皮 2. 内皮基膜 3. 血管周空隙,空隙中可有巨噬细胞等 4. 胸腺上皮细胞的基膜 5. 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该构造使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很难与胸腺接触,防止引起直接的免疫应答,是保证胸腺细胞发育微环境的构造之一。
频次: 1
10 、 气-血屏障(定义、组成)
气-血屏障是指肺泡腔内的氧气与肺泡隔毛细血管内血液携带的二氧化碳之间进行气体互换所通过的结
构。组成:肺泡表面液体层、Ⅰ 型肺泡上皮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