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2).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bkeck 2022/1/13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 学
内 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尝试和猜测-—《鸡兔同笼》。




本课目的是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猜测、验证、调整,列举出结果,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而不是为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本身。教材呈现的是表格,但表格本身只是形式,本质还是在进展列举。教材呈现了三种列举方法:有序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和取中列表法。学生通过尝试和比照,发现有序列举比较繁琐,但却不会有遗漏,而且能观察寻找规律;跳跃式列表法是根据猜测确定范围,有选择地试;取中列表法不但能根据猜测确定范围,而且是有考虑、有目的地尝试。教材展示这三种方法让学生交流,目的是开展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才能,积累活动经历,并培养学生选择和应用数学方法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兴趣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和解决问题的关系,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
3、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才能,让学生掌握列表法,并能运用最优化的方法——取中列表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
教 学
重 点
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并能运用最优化的方法——取中列表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
教 学
难 点
1、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才能;
2、运用最优化的方法——取中列表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揭 示
课 题
做 好
铺 垫
1、提醒课题.(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谁能用数学语言来描绘一下它们各自头和腿的特点?
3、尝试算腿的数量。
1、生齐读课题。
2、描绘鸡、兔的各自头、腿的特点。
3、生计算腿的数量.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明确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为后面列表法及计算腿的总条数做铺垫.








1、出例如题.
2、提问:谁来说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呢?
3、提问:你能不能猜一猜它们可能有几只?有几种可能性呢?
4、小组讨论、交流。
5、介绍列表法。
6、师小结。

1、学生读题目。
2、学生说题目中的条件。
3、学生考虑、猜测。
4、学生讨论、交流、记录结果并汇报。
5、生比较.
通过让学生分析题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比较各种列表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分析异同,找出优势,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最优化方法。







1、出示《孙子算经》中的问题。
2、拓展:其它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3、出示一首民谣.
4、师小结。
5、提问:我们如今研究它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