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中学生《再别康桥》读后感500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学生《再别康桥》读后感500字.docx

上传人:mama1 2022/1/13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学生《再别康桥》读后感500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中学生《再别康桥》读后感500字
《再别康桥》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清爽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是《再别康桥》传递给读者的美感。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再别康桥》读后感5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再别康桥》读后感500字1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高、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康桥也是诗人的志向。
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头,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康桥志向渐渐破灭。
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从前之景勾起作者从前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这首诗采纳现代白话形式,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含虚、高雅,又采纳了音语中的语法调式,可谓中西合壁。而绘画的色调美在诗中也用明显体现,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组组物象的颜色显明,写出了康桥之美。这样一幅色调明艳的画卷,与诗人的心情并不冲突,正是因为它的美,才令诗人如此难以割舍!










读《再别康桥》,如观楼如吟歌如赏画,而感受到的是诗人那淡淡的离别之恋之愁之哀。
《再别康桥》读后感500字2
再读《别了康桥》,开头的几句,它就把我的三魂六魄都摄了去。感怀着它给我的清幽的美和伤感的心情。诗人的才情,诗人的多愁善感就如缓缓飘来的杨絮,平素中夹着深蕴,浑然天成。在你为所欲为中体会它的空灵、轻快。作者对剑桥高校的爱,对那读书生活的印象,挥之不去,萦萦于心,此中真情,此中真意,如何表达?这就莫过于康河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康河四周的一草一木,成了作者感情发泄的寄予物。正因为作者情之所致,所以就连河畔的金柳也成了新娘,“自己”还情愿做水草。写到这里诗人心头“荡漾”起了一阵阵不行抑制的柔情。“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诗人澎湃的感情,在此达到了高潮。你看,“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永留在他心爱的康河。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此处的那一潭水,不再仅仅是一潭水,而是诗人美妙情怀的溶合物。是斑斓多彩的,是有丰富内涵的。“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多么美妙的意象,多么炙热的表明。“但我不能放歌,静静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缄默,缄默是今晚的康桥!”现实与幻想,现在与过去,已如过眼烟云,飘然而逝。“我”极力的追怀,“我”想拥有那烂漫、甜蜜的生活。然而,当年的欢乐、欢欣如今却化作了一片缄默,是再也找不回来了。早期热情的罗曼蒂克,如今已变成了轻烟覆盖般的伤感。不用送行,不用洒泪告辞,甚至也“不带走一片云彩,”只是“轻轻的来,”“静静的走“,但是,康河的奇妙、清幽,将恒久在诗人的心胸里长存,诗人的灵魂早已经和康桥融为一体了。
《再别康桥》读后感500字3
《再别康桥》是一首美丽的抒情诗,犹如一曲好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在此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丝,融汇在所书写的康桥漂亮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全诗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淌的画面,构成了一到处奇妙的意境,细致入微的将诗人对康桥的的爱恋,表现的真挚、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