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论《小团圆》的“小团圆”.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小团圆》的“小团圆”.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16/8/11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小团圆》的“小团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小团圆》的“小团圆”摘要:《小团圆》是张爱玲写于 1975 年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叙述了在新旧文化的交替中, 众多人物离散、残缺的生活与命运, 而在小说文本中又多处出现了对二美三美的“大团圆”的叙述, 但作家却把小说命名为“小团圆”,这不仅是对“大团圆”的嘲讽,也是作家在经历过离散、放逐之后,在彼岸世界与家族在隐秘的心灵世界中的一种“团圆”,而在此意义上的“小团圆”,正是作家想要建构不被大的背景、文化、叙事所淹没的个人叙事话语的体现。关键词: 《小团圆》;张爱玲;“小团圆”长篇小说《小团圆》是张爱玲 1975 年开始创作的,然而一直到 200 9 年才由台湾皇冠文化出版社出版, 从开始创作到最后出版存有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且这本书从某种角度来说, 不仅是华丽而苍凉的, 且深入到了人性的底层。《小团圆》的情节其实很简单, 讲述了在新旧时代的交替中, 作家九莉在成长过程经历的难看、挫伤、挣扎以及自省, 还有伴随期间的传统大家族的衰亡, 于是在文本中随处可见人物残缺、离散的生活经历和命运,而小说却命名为“小团圆”,这与小说叙述内容是相悖的。而通过文本细读, 我们发现在文本中出现过三次“团圆”二字, 一是在小说第九章“九莉无法再坐下去,只好站起来往外挤,十分惋惜没看到私定终身, 考中一并迎娶,二美三美团圆。”另外两处是在第十章的“团圆的时候还没到,这是接她去过地下生活”和“按照三美团圆的公式,只是必需的, 作为信物,不然再海誓山盟也没用。”在第九章出现的背景是,九莉在去找邵之雍的途中, 在乡下看到一个传统戏曲中的“团圆”即落难才子遇佳人, 私定终身, 一朝中榜, 国仇家恨一时也了, 然后夫妻妾大团圆的结局, 这是传统戏曲的套路, 这是台上的故事。而在第十章两处出现的背景则是台下九莉的故事,是邵之雍的“三美团圆”即与九莉和小康的大团圆,而这“大团圆”正如《华丽缘》中所说“男男女女都好的非凡, 每人都是几何学上的一个‘点’”, 也是《小团圆》中所说的“这些人都是数学上的一个点, 只有地位, 没有长度阔度。”而这样的二美三美的“大团圆”在《小团圆》中比比皆是, 如九莉的外婆家, 九莉的大爷和大妈、来喜, 五爸爸一家, 香港的大商家以及剑妮和魏先生等, 五四之前的社会如此, 而五四之后从内地的遗老遗少、佣仆到香港的大商家、受过现代教育女学生也皆是如此,这些都是新文化的产物,小说中的邵之雍更是一个现代文人,满口的新文化可满脑袋的仍是“二美三美团圆”, 骨子里是“要是谁就是谁”的思想,可见接受新文化的新人仍然是“五四遗事”,就像没从五四走过一样, 这也说明了文化具有巨大的惯性。但小说中的九莉不愿再看到这样的“大团圆”,于是她“站起身往外挤”,“这些人都是数学上的一个点, 只有地位, 没有长度阔度。只有穿着臃肿的蓝布面大棉袄的九莉。她只有长度阔度厚度, 没有地位。在这密点构成的虚线画面上, 只有她这翠蓝的一大块,全是体积,狼? 璧脑谝慌排抛? 位中间挤出去。”这时的九莉不再是来找邵之雍之前的九莉, 她要从二美三美的“大团圆”中挤出去, 要与这样的一个世界不相干,她无意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于是“小团圆”是在“大团圆”的反身中建构起来的一种存在, 其是对“大团圆的”一种嘲讽。不管是《小团圆》的叙述内容还是作家本身的遭际, 实际上都是一个大大的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