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伟大的悲剧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伟大的悲剧学案.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2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伟大的悲剧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学法指导: 这是一篇以说理为主的杂文, 文章短小精悍, 有极强的说服力, 作者用一系列比喻, 既形象叉生动。学****中要深人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这对于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很有帮助。要在实践中尝试用比喻来说理。为更好理解课文, 大家应当加强课文朗读,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 从整体上进行感悟, 学****语言运用, 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首先要把握文章的内容, 领悟语句的意蕴, 这样作者的感情会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就像泉水流出泉眼。至于把握朗读的技巧, 例如快慢、轻重、长短、升降、停顿等等也很重要, 但毕竟是第二位的。背景知识 1.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⒛世纪⒛年代。当时, 有工部分五山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陷入迷惘之中, 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 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 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而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 已经全身心地投人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 李大钊告诉人们, 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 有困难, 但更有希望; 与困难作斗争, 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 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2,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 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词语积累【雄健】强健有力。【一泻千里】江河水流迅速。【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也比喻处境艰难。【趣味】使人愉快, 使人感到有意思。【逼狭】极窄。【阻抑】阻止和抑制。【亦复如是】也像这样。 4.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①浩浩荡荡②一泻千里③亦复如是④奇趣横生 A. 形容水大水往下直注这样突然 B 水很快的流水往下直流对的与地面平行 c大往下流表判断意外 D. 广远倾泻这样与竖相对 5. 下列加点“绝”字与“绝壁断崖”中的“绝”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斩尽杀绝 B 悲痛欲绝 c 络绎不绝 D. 绝处逢生 6. 文学常识填空。《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作者是, 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主要创始人之一。字, 河北乐亭县人。他在年轻时代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决心, 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 “试看将来的环球,!’’。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 7. 仿写。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 有时是坦荡平原, 有时是崎岖险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 1. 如何体会文中关于比喻的运用? 2. 怎样理解“艰难的国运”? 3. 怎样理解文中“雄健”的含义? 4.“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5. 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6. 这篇文章第二、三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 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 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 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7. 文章始终贯穿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作特点 1. 比喻成功, 生动形象。 2 层层推理, 步步深人, 最后得出结论,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 惊世骇俗、气势磅礴的语言。阅读下面文字, 回答文后问题。①历史的道路, 不全是平坦的, 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 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②一条浩浩荡荡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