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

上传人:miaoshen1985 2022/1/1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材分析】
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颗天体非同寻常,是目前人类发现惟一存在生命并孕育了高等文明的星球。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才具备存在生命的条件?要破解这个奥秘,仅仅从地球本身寻找答案是不够的。因此,教材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首先讲述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然后进一步探讨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学****目标是:首先认识宇宙的物质性、多样性、运动性,并进一步由运动性拓展到天体系统的级别,明白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其次认识太阳及其能量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最后探讨地球为什么是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深入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教材按照宇宙、太阳、地球三方面知识体系由大到小的尺度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规律。
一、宇宙:主要讲述宇宙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构成。通过天体及其类型和天体系统及其层次性认识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二、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又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中,太阳对地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通过太阳能量和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不断深化地球的宇宙环境。
三、地球:教材首先通过图表从八大行星的运动特性、结构特征阐明地球的一般性。然后从行星际空间、太阳光照、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体积、质量、运动特征等条件综合阐述了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一方面,地球的宇宙环境是稳定安全的。另一方面,地球自身满足了生命出现和发展需要的温度、液态水、大气等条件。
教材展示了大量的图片、数据、表格资料,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知识窗介绍了多种多样的天体、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树立科学的宇宙观、人生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天体及其类型;理解天体系统的结构和层次,以及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从体验和感受中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掌握主要太阳活动的分布、成因等,能用实例分析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掌握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录像、多媒体图片、资料展示、动画演示和学生对宇宙的感性认识展开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教材图表的分析比较、归纳不同天体的差异、四级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作为普通天体和特殊行星的原因分析等,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图表,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和对图表的分析、比较、表达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宇宙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宇宙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构成
2、天体系统的类型和级别
3、太阳系模式图及其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4、太阳的结构及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地球存在生命的内外条件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1、不同天体类型的区别
2、太阳活动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
作为新教材,教师